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氯甲醚(氯甲醚合成工艺)

2025-08-23 03:24:5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氯甲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氯甲醚合成工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氯甲醚用在什么工业上

氯甲醚用在制药工业、树脂和涂料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上。

1、制药工业:氯甲醚可以作为制药中间体或溶剂,在制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2、树脂和涂料工业:氯甲醚可以作为树脂和涂料中的稀释剂和溶剂,改善涂料的涂布性和硬度。

3、化妆品工业:氯甲醚可以作为化妆品中的溶剂和乳化剂,用于调节化妆品的粘度和稳定性。

氯甲醚用什么方式处理废气?

氯甲醚属于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处理:

常见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I—VOCs)废气的处理方法

1.1焚烧法

焚烧法是处理C1一VOCs的有效方法,将有机氯转变为HC1,热回收尾气后通过膜吸收来回收盐酸。采用焚烧法处理含氯有机废气时,必须严格控制焚烧温度和停留时间,以避免二嗯英等剧毒物质的产生。焚烧法一般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气,通常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毒性更大的C1一VOCs,如光气、二晤英和呋喃等。此外,焚烧法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昂,不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C1一VOCs废气。

1.2催化燃烧法

鉴于焚烧法巨大的能耗和运行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催化燃烧法处理含氯有机废气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常用的催化剂有钙铁矿复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贵金属等。催化剂种类、催化燃烧温度、水蒸汽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含氯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催化燃烧法对特定有机氯化物可以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但是燃烧温度较高,COCl2等有害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生成,催化剂因焦结、积碳、氯化而失活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1.3冷凝法

冷凝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高沸点的C1一VOCs废气,且可以达到回收原料的目的。例如,采用冷凝法处理平均浓度为2541mg/m的对硝基氯苯废气,回收率达到98%。但冷凝法一般要求废气浓度较高,无法处理低浓度废气,且处理低沸点低饱和蒸气压气体时能耗较大。另外,废气经冷凝法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只作为车间预处理使用。

1.4生物法

生物法处理C1一VOCs的原理是将有机氯化物通过生物滤池、生物滤塔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氯化物分解转化。生物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但对生物毒性较大的C1一VOCs而言,其本身毒性将降低微生物的活性,甚至杀死微生物,降低了生物法的效率。目前已有不少报道指出在实验室内对某种单一有机氯化物模拟废气采用生物法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当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时,微生物会优先分解易降解的有机氯化物,这对于难降解的含氯有机物是不利的。

1.5催化还原法

催化还原法处理C1一VOCs废气的报道较多,分为单金属催化还原脱氯和双金属还原脱氯。关于零价单金属铁体系通过还原消除来降解C1一VOCs的报道很多,金属铁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地脱氯生成烯烃,但有时会生成含氯烯烃,并且反应速率很慢。而在铁的表面沉积另一种金属如Cu、Ni、Pd、Pt等形成双金属体系可加快反应速率。双金属还原脱氯是将金属还原与催化加氢相结合,Ni、Pd、Pt等金属都是良好的加氢催化剂,它们在H的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产生的H2又强化了铁的还原作用。

1.6氧化法

氧化法可很好地降解C1一VOCs,使C1一VOCs降解为毒性小的小分子物质,易于生物降解等。氧化法包括Fenton氧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等。例如浙江大学金一中课题组考察了uV、H2O2和Fenton等单一及组合氧化工艺氧化降解二氯甲烷的技术可行性,其降解效果较好。此外,考察了uv/H2O2体系氧化降解二氯甲烷的动力学特性,在紫外光强度稳定、液相反应物分布均匀且H2O2过量的条件下,该氧化降解过程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但是氧化技术面临着效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7紫外光解法

Shen等利用254nm低压汞灯辐照的UV光耦合0去除氯代甲烷和氯代乙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表明uV光强度和目标污染物分子的氯取代个数对去除效率影响较大;Chen等在185nm低压uV汞灯辐照下,氯仿可通过光解被去除。魏莹莹等考察了真空紫外(VUV)光解去除二氯甲烷的工艺特性,证明当进气浓度200mg/m、停留时间90S、相对湿度控制75%~85%时,光解效果最佳,并探讨其氧化作用及污染物转化机理。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有机氯化物的UV光解机理还未见报道。

1.8吸收法

吸收法具有操作简便,对废气温度、杂质含量要求不高,安全简便的优点。一般企业和安全及环保管理部门都采用吸收法来处理C1一VOCs废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运行管理方便、安全性好。但是,吸收法净化效率较低,尤其是对非水溶性溶剂,吸收法几乎无法净化。采用有机吸收液吸收,可以提高非水溶性溶剂的吸收效率,但是有机吸收液挥发本身会成为新的废气污染源。

1.9吸附法

吸附技术是处理回收C1一VOCs废气的有效技术,吸附材料是吸附技术的核心,整个吸附过程的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附材料的性能。多孔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最常使用的脱除C1一VOCs的吸附剂,常用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分子筛、树脂以及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吸附法因吸附材料的多样性被广泛关注,目前吸附法正处在技术革新之中。

氯甲醚与水反应

水解。使用水和氯甲醚化合物进行混合两者之间是存在着水解的反应的。氯甲醚分子式C2H5ClO,分子量80.5135.活泼的有机中间体。

1,2二氯甲醚结构

1,2二氯甲醚结构C2H4Cl2O。将甲酸甲酯滴加到五氯化磷和三氯氧磷的混合物中,加料温度保持10-20℃,然后在30℃搅拌反应1h,减压蒸馏,得1,1-二氯甲醚,产率77-84%。

六氟异丙基氯甲醚密度

六氟异丙基氯甲醚密度是1.39g/立方米。根据查阅资料,六氟异丙基氯甲醚密度是1.39

危险化学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化学因素(工业毒物、粉尘等)

②物理因素(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等)

③生物因素(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

②劳动中紧张度过高

③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④不良工作 ***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①生产场所设计或安装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

②车间布局不合理

③通风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或缺乏必要的通风换气装置

④车间照明、采光不符合卫生要求

⑤车间内缺乏必要的防尘、防毒、防暑降温措施、装置,或已经安装但不能正常 使用等

⑥安全防护措施或个人防护用品有缺陷或配备不足,造成操作者长期处于有毒有 害环境中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眼病

(一)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

(二)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三)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镭射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

耳鼻喉口腔

(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

(二)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鼻病

(三)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牙酸蚀病

肿瘤因素

(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三)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所致白血病

(四)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甲醚所致肺癌

(五)砷所致肺癌、面板癌的危害因素:砷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所致肺癌、面板癌

(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七)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焦炉工人肺癌

(八)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其他害

(一)氧化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金属烟热

(二)二异氰酸甲苯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哮喘

(三)嗜热性放线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四)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棉尘病

(五)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矿井下工人滑曩炎

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有哪些

基本上所有生产企业都有,比如化工,机械加工、冶金、矿山、食品加工等等

砖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蒸汽加压还是哪一类的砖?

一般的话,粉尘、噪声、高温是基本的。

再看一些辅助的,不如燃料是煤还是天然气会有些差异,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的。

辅助生产的机修,会涉及电焊弧光、锰系、氮氧化物、臭氧类的。

铸造企业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6.4其它粉尘

本规范其他粉尘指除矽尘、煤尘和石棉粉尘以外按现行国家职业病目录中可以引起尘肺病的其

它矿物性粉尘,包括:......铸造粉尘、......等粉尘。

6.4.2.1目标疾病

(1)职业病 ......铸工尘肺(见GBZ70)

6.4.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6.4.1.1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6.4.2.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也可有喘息、咯血等症状(可参考附录C

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专案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b.选检专案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

6.4.2.3健康检查周期

(1)劳动者接触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每4年1次,劳动者接触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每2~3年1次

在危险化学品销售店工作,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应做哪些预防措施?

有可能会引起化学物品中毒,目前世界上的化学物多达200余万种,常用的有及7万余种。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生产性毒物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 *** 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等毒物。按毒物所损害的主要器官或系统则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肝脏毒、肾脏毒等。

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常以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因此,职业中毒大多是由于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毒物所致。有些毒物易通过面板吸收,故经面板进入体内而引起中毒也较常见。

一氧化碳中毒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装置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症状: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为三度:①轻度: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②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面板粘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常有昏迷或虚脱,及时抢救的日后可完全恢复。③重度:病人可突然昏倒,继而昏迷。常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可产生后遗症。

处理: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如采矿、石油开采、提炼、皮革鞣制、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制糖、食品加工以及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鱼舱等作业。

全世界硫化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我国,硫化氢中毒占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

危害: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脏。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泪、畏光、咳嗽、全身乏力、出现喉头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慌,颜面青紫,高度兴奋,狂躁不安,甚至引起抽风,意识模糊,最后陷人昏迷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浓度硫化氢(1500mg/m3)时,患者会迅速倒地,失去知觉,伴剧烈抽搐、瞬间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被称为“闪电型”死亡。

处理:迅速让患者脱离现场,送到有新鲜空气处并进行吸氧,如有条件应尽早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同时要积极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如中毒者发生猝死,应立即对其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10%硫代硫酸钠20毫升~40毫升静注,维生素C加入高渗葡萄糖中静注。

预防: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施和环境应密闭,生产场所要有通风排毒装置。在矿坑、井底、阴沟、等工作场所作业时,应先通风排气,戴供氧防毒面具,身上要系救护带,危险区外要有人监护。

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是石油馏分与天然气分离过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常态下为液体,主要用做溶剂。

20世纪60年代,义大利、日本等国曾有大量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病例报道。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未曾报道过一例。但近10年来,我国在工业粘胶配制、制鞋、制球、印刷、家俱制造及电器制造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正己烷。近年来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急剧增多。

危害:正己烷经呼吸道及面板进入人体,其代谢产物具有周围神经毒性,可引起以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性神经病一般于接触正己烷1至数月后发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先感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如发麻、刺痛,并出现感觉迟钝。患者四肢的触觉、痛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均减退,并且以远端为重,可出现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难以及肌肉萎缩、手足面板温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

患者在脱离接触正己烷后3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一般病程为6~30个月,恢复缓慢。

处理:迄今,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经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诊断一经确立,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并给予对症处理。治疗上可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促进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预防:在生产中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正己烷,工作环境应加强通风排毒。对接触者要严加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氯气中毒

毒理: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 *** 性味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用途广泛。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 *** ,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症状:吸入高浓度的氯气(3毫克/升)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过程仅需数分钟,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 *** 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急救: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

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溼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鼻部可滴入l%~2%麻黄素。

抢救中应当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 *** ,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苯中毒

苯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解的产物,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苯是染料、农药和香料生产的原料,苯又作为溶剂和粘合剂用于造漆、喷漆、制药、鞋革箱包及家俱制造等。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为兴奋、欣 *** ,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酒醉状态,重者意识模糊,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最终导致呼吸、心跳停止;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癜,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面板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也可出现过敏性溼疹。留在体内的苯,主要分布在骨髓、脑及神经系统等含脂肪组织多的组织内。苯可引起各种型别的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

预防:(1)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2)改革生产工艺;(3)加强通风排毒;(4)做好个人防护。(5)确实落实职业性体检。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业杀虫剂。我国每年都有数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危害农药生产和销售人员的健康,而且已成为我国农村最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

危害:由于有机磷系胆硷能神经毒剂,短期内接触后,可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中毒,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物模糊、瞳孔缩小大量出汗及流涎,肺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上升和肌束震颤。严重者会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和脑水肿,如果不及时抢救,中毒者可很快死亡。少数患者在1~4天内出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

救治:呼吸道吸入者,应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有条件者可吸入氧气;如系面板粘膜沾染,应立即脱去衣服,并用肥皂或其他硷性溶液充分洗净;如毒物已经消化道进入者,应立即用硷性溶液(小苏打水、淡肥皂水)洗胃、催吐等。应用阿托品,同时使用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等。

预防:加强安全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知识水平。

改进生产工艺及施药器械,生产过程应尽可能密闭化、自动化,并加强通风排毒措施,杜绝跑、冒、滴、漏。

施药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和法规,穿长袖衣、长裤和胶靴,戴胶皮手套,合理配制施药浓度。要在上风向侧喷洒农药,同时要隔行喷药。喷药时不吃东西,不吸菸。施药结束后要及时换洗衣服,清洗被污染的面板和头发。

地下建筑内窒息

地下室、防空洞、贮藏室等由于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基本上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氧气含量显著降低;②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③其他有毒气体的产生。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意识模糊,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首先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做其他有关处理。

要深入到地下建筑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可取一蜡烛点着,用绳索慢慢地吊人下面,从火著、火灭来判断情况,循情进入。

以上是我查相关职业病网站看到的,希望能帮到您。

煤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2009-10-28 07:12:58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 该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煤尘,矽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的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煤尘C-TWA检测,煤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尤其应重视对煤尘,矽尘及噪声的防护.

加热炉职业病危险危害因素有哪些?

什么加热炉?加热什么东西的?燃料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就没法准确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氯甲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氯甲醚合成工艺、氯甲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