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假设法解应用题(什么是假设法解应用题)

2025-09-06 11:42:08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假设法解应用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假设法解应用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用假设法解应用题有啥诀窍?

诀窍就是当你假设某个条件是多少时,你就可以根据假设条件推导出各种问题来,从而得出要解决的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42名同学去公园春游,只租用10只船,大船装5人,小船装3人,要租大小船各几只?”就是典型的用假设法来解的应用题。

你可以假设全部租用大船,那么就会有10只大船

,就会有5×10=50人去春游,而实际上只有42人去春游,这样就多去了50-42=8人,这8人要减去才符合题意,又因为每只大船比每小船多装5-3=2人,于是每只大船上必须减2人,减了之后这只大船上就只有3人了,刚好可以换用一只小船,就这样需要这样减去8÷2=4只大船上的人数,被减的这4只大船,刚好每只船上只有3人,这4只大船就可以换用4只小船,实际上8÷2=4只就是小船的只数,而大船的只数就是10-4=6只。

即:

5×10=50人

50-42=8人

5-3=2人

小船:8÷2=4只

大船:10-4=6只

你还可以假设全部租用小船,即10只小船,那么就有3×10=30人......也可以假设大小船各租一半,即5只大船,5只小船,那就有5×5+3×5=40人......假设法是一种用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问一下用假设法怎么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假设法的运用,如:

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

1)先看问题,再设对立的另一种事物。

2)两者以上鸡兔同笼问题需要先转化为两者鸡兔同笼再用假设法。

3)基本公式:指标总数之间的差÷指标数之间的差。

假设法解朴素逻辑

首先通过假设某个条件正确或错误,然后根据假设来进一步推导的方法。

小学奥数常用的假设法

一、条件假设

在解题时,有些题目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如果对某些条件作出假设,则往往能顺利找到解题途径。

例1 有黑、白棋子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现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求黑、白棋子各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 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6个,也就是说每次取出的 黑子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由于这堆棋子中黑子个数是白子的2倍,所以,待取到若干次后,黑子、白子应该都取尽。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尽时,剩下黑子还有16 个,这是因为实际每次取黑子是4个,和假定每次取黑子6个相比,相差2个。由此可知,一共取的次数是(16÷2=)8(次)。故白棋子的个数为: (3×8=)24个),黑棋子个数为(24×2=)48(个)。

25吨,问甲、乙两堆货物原来各有多少吨?

把这种假设的情形与题中已知情形作出比较,发现多了(27.5-25=)2.5吨。

=50(吨),所以甲堆货物有60吨。

二、问题假设

当直接解一些题目似乎无从下手时,可对问题提出假设性答案,然后进行推算,当所得结果与题目的条件出现差异时,再进行调整,直至与题目的条件符合,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3 有一妇女在河边洗碗,掌管桥梁的官吏路过这里,问她:“你怎么洗这么多碗?”,妇女回答:“家里来了客人”。官吏又问:“有多少个客人?”妇女回答:“2个人共一碗饭,3个人共一碗羹,4个人共一碗肉,一共65只碗”。问共有多少客人?(选自《孙子算经》)

分析与解 假设有12个客人(因为[2,3,4]=12),由题设 知:12个人共用了(12÷2=)6(只)饭碗、(12÷3=)4(只)羹碗、(12÷4=)3(只)肉碗,所以12个人共用了 (6+4+3=)13(只)碗。而题目的'条件是65只碗,是根据假设进行计算所得结果的5倍,因此,客人数一共有(12×5=)60(人)。

三、单位假设

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可假设某个数量为单位“1”或几,进而列式求解。

苹果?

分析与解 假设甲筐有苹果5(重量单位),卖出3/5后,还剩(5

量单位)。因此甲筐苹果比乙筐少(6.4-5=)1.4(重量单位),但实际上甲筐苹果比乙筐少7千克,所以每1(重量单位)相当于(7÷1.4=)5(千克)。所以甲筐苹果重(5×5=)25(千克),乙筐苹果重(5×6.4=)32(千克)。

四、情境假设

有些应用题情境较复杂,数量关系不明显,这时可对情境进行适当地假设,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例5 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采20个,雨天每天采12个,它一连8天采了112个松子,问这几天中晴天、雨天各多少天?

分析与解 假设这8天全是雨天,一共采了(12×8=)96(个),比实际少了(112-96=)16(个),从而可求出晴天数(16÷(20-12)=)2(天),雨天数为(8-2=)6(天)。

例6 四(2)班学生在校办工厂糊纸盒,原计划糊制1200个,实际每时糊的纸盒是原计划的1.2倍,结果提前4时完成任务,问原计划糊纸盒几时?

分析与解 假设没有提前,而是按原计划时间劳动,则糊成的纸盒是 (1200×1.2=)1440(个),比原计划多做(1440-1200=)240(个),因为多糊的240个是在4时内做成的,因此实际每时糊纸盒 (240÷4=)60(个),原计划每时糊(60÷1.2=)50(个)。

假设思想方法在小学应用题解答中应用较广泛。因此,教师在教学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应有意识地经常地予以适当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求教小学四年级奥数应用题(假设法)

1、某学校用352元钱买进桔子、苹果和梨共100千克。已知桔子每千克2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均为4元,又知买桔子和苹果的花费比买梨多24元,那么买苹果多少千克?

设买桔子X 千克, 苹果 Y 千克 ,梨 Z 千克.

则:2X+4Y+4Z=352,X+Y+Z=100,2X+4Y-4Z=24,

求得:X=24 ,Y= 35 ,Z=41

所以买苹果35千克

2、亮亮和聪聪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用同样多的石子作记录。输一次给对方一颗石子。他们做了许多次游戏,其中亮亮胜了3次,聪聪增加了9颗石子。他们共做了(2*3+9=15)次游戏.

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假设法解题技巧

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出正确答案。假设法是解鸡兔同笼、倒扣、逻辑推理、幻方、数阵等问题的常用方法。

运用假设法的思路解应用题,先要根据题意假设位置的两个量是同一种量,或者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相等;其次,要根据所作的假设,注意到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若问题中出现多个量时,需要考虑把其中的一些量进行分组再假设。

例题1

解鸡兔同笼问题时,一般先假设全部是鸡或者兔,再求出假设后腿的总数量,然后与实际脚的数量比较,从而求出兔或者积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假设全部是鸡的话,对比腿数求出的是兔的数量,因为假设后得出的腿的数量与实际数量的差异是由于兔腿的数量不同引起的。

练一练:小兔妈妈采蘑菇,晴天每天可以采32个,雨天每天只能采22个,它一共采了390个,平均每天采26个,这些天中有几天下雨?(参考答案:9天下雨)

例题3

解决此类问题,先假设全部都对,计算出全部都对的分数与实际的分数的差,用这个差除以答对一道题和答错一道题的得分差就等于答错的题目数。

例题4

练一练:某物流公司运800个花瓶,每个花瓶100元,按合同每个运费5元,每损坏一个除不给运费外,还要赔偿花瓶价格的一半,实收运费3780元。问:损坏了几个花瓶?(参考答案:损坏了4个花瓶)

例题5

分组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关键是把三个量分成两组,一般将有关系的量分为一组,然后在两组之间假设,再用总的差除以每组的差。

练一练:公园出售5元、8元、10元的门票共100张,收入748元,其中5元和8元的张数相等,请问:每种门票各出售多少张?(参考答案:5元和8元各36张,10元有28张)

假设法解题思路和步骤是什么?

1、假设工作总量为1,则甲乙二人每天的工作量为1/12。

假设他们按照这样的速度工作了15天,则超出了总量的15/12-1=1/4

而1/4就是甲5天多出的的工作量。因此甲效为1/4÷5=1/20

最后得出,甲独做这项工程要20天。

2、假设这项工作的总量为1,相当于乙工作了4+4+5=13天加上总工程的1/30×4=2/15

则乙的工效为(1-2/15)÷13=1/15,甲效为1/15+1/30=1/10

最后可以得到甲单独完成这项工作需要10天,乙需要15天

扩展资料:

数学:反证法就是运用此思想: 先假设相反的方向,再推论此方向上命题矛盾,得原方向命题成立

1、证明过圆上一定点的圆的的切线只有一条

2、证明质数有无穷个等。

3、用于小学鸡笼同兔应用题。

物理:举力学的例子。当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摩擦力方向时,往往先假设存在且方向是某确定位置,再推理此情形下力学场景是否矛盾或是否合理,即可对假设进行舍弃/认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设法

关于假设法解应用题和什么是假设法解应用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