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河豚毒(河豚毒素)

2025-09-08 16:39:4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河豚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豚毒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河豚有毒吗?它的毒性大吗?

河豚有毒吗?它的毒性大吗?

河豚是有毒的,而且毒性对人类还说还是比较大的。

河豚是有毒的,它的毒性来自河豚身体的很多部位。河豚体内含有的毒素称为河豚毒素,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有这种毒素。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人如果使用0.5到3毫克就可能会致死。而且河豚毒素,非常的耐热,一般的加热很难去除。它主要存在于河豚的肝脏脾脏血液和卵巢等部位。河豚毒素最强的时候是在春天,因为春天是河豚产卵的季节,但是春天也是人们食用河豚中毒的高发季节,所以说想要吃河豚就要将河豚的毒素处理干净。

很多人喜欢食用河豚,主要还是因为河豚的肉质比较鲜美。河豚的肉是属于白肌,而且没有肌间肉,这种肉被大家认为是非常上等的肉。而且河豚肉是制作生鱼片的最佳原料。这在喜欢吃鲜美鱼肉的沿海地带是非常受欢迎的。所以很多人为了吃上河豚肉,甘愿冒着中毒的危险,也要一饱口福。

食用河豚的时候一定要将河豚的毒素清理干净。食用河豚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找一些比较专业的人来处理河豚身体内的有毒素部位。因为我们普通人对河豚的身体构造不是非常的了解,在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将有毒素的部位清理不干净。专业的人员,他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对处理河豚有着非常成熟的技巧,能将河豚肉中的含毒素部位清理干净,这样我们才能放心的食用。如果说在食用河豚的过程中出现了中毒的迹象,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不管怎样,就算为了美食可以不惜一切,但是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为了一时口腹之欲,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

河豚毒 是什么

河豚毒,一种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的海洋毒素。分子式C11H17N3O8。无色棱柱状晶体。对热不稳定。难溶于水,可溶于弱酸的水溶液。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在低的pH值溶液中也不稳定。河豚毒素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很低浓度的河豚毒素就能选择性地抑制钠离子通过神经细胞膜。河豚毒素还有其他药理作用,是神经生理学和肌肉生理学研究的有用工具。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河豚有毒吗?

河豚属于硬骨鱼纲,体呈圆筒形,牙愈合成板。背鳍一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刺鳞,有气囊,能吸气膨胀,种类很多,生在海底,肉极鲜.传说,河豚本来是没有毒的,后来因为误食了东施的劣质胭脂而变得有毒。可这仅仅是一个传说,实际上河豚没有吃什么胭脂,倒是它自己本身有毒。它体内有一种生物碱,叫河豚毒素,这种毒素使人神经麻痹,最后心脏会因此停止跳动而死亡。如果你想去除河豚中的河豚毒,除了扒去河豚的毒素以外,那可就难了。就说用火吧,一般加热不能破坏河豚毒素,要加热到2200C一个小时左右才可将毒素分解。海豚肌肉可以吃,但毒素很容易渗透到肌肉里,品尝美味时可得千万小心呀!!!

河豚有毒吗?

河豚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剧毒鱼类,俗称廷巴。在鱼的分类上属于纯形目,全世界有329种。有全身光滑无鳞的圆鲀、满布小刺的刺鲀、体被骨甲的箱鲀等。全世界有毒的约100种,我国约40多种,如东方圆鲀等。河豚的身体肥胖臃肿,腹内有一富有弹性的气囊,受惊、遇敌或发怒时,将气吞入气囊,使肚子鼓得像个气球,仰浮水面,装死躺下,危险过后再“消气”。我国古书上颇多记载,如宋罗愿的《尔雅翼》称:“河豚,状如蝌蚪,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文。眼能开能闭。触物辄嗔,腹张如鞠,浮于水上。”它的口很小,牙齿像门齿,非常锋利。据报道,日本一位厨师在剥一条活河豚的皮时,不慎竟被它咬掉了一根手指头。它嗜吃虾、蟹、牡蛎、海胆、乌贼和其他鱼类,是贝类养殖的大害。北方称它为海老虎。

有些河豚的内脏、血液特别是肝脏和生殖腺有毒,尤其产卵前毒性最强。肾脏、眼、鳃和皮肤也有毒的,叫河豚毒素。从化学性质上讲是一种氨基全氢喹唑吖啉型化合物,易溶于水,是神经毒,对几乎所有脊椎动物都显毒性,剂量只要达到被害动物体重的五十万分之一,就能将其杀死。其毒性为马钱子的25倍,为氰化物的13倍,一条暗纹东方鲀的毒素能毒死33个人。有趣的是河豚毒素对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这些较低等的动物却毫无作用。

日本人吃河豚的风俗世界闻名

河豚毒素主要对人的神经和肌肉传导有阻碍作用,促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麻痹。人若误食,不过半小时就头昏眼花,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唇、舌及食道感觉异常,严重者全身麻木,头重脚轻,呼吸循环衰竭,4~6小时,最迟不超过8小时而致死亡。闯过8小时就可望能治愈。据日本统计,因误食河豚而死者,平均每年有100多人,占食毒鱼而致死人数的61.5%。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也早有记载:“河豚有大毒,味虽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据侥幸存活者称,当时的感觉是突然感到全身麻木战抖,四肢乏力,不时像冻僵的手突然碰到了火,手掂不出物体的重量,感觉一桶水和一根羽毛一样重,嘴上想说什么,就是说不出来,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河豚虽有剧毒,但河豚肉经处理后不仅可食,而且细嫩鲜美,堪称鱼肉中之佳品,素有“不吃河豚焉知鱼,吃了河豚百无味”之说。苏东坡更有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萝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对河豚大加赞美。日本人吃河豚的风俗世界闻名,一条河豚在日本餐馆能卖到200多美元。当然他们对河豚处理比较严格,先去鳍,挖去眼,剥去皮,除内脏等要经过30多道工序。我国有些地区也有吃河豚的习惯。据清陈元龙《格致镜原》载:“在仲春期间,吴人此时会客,无此鱼即非盛会,其味尤宜。”据传苏东坡吃过河豚后,有人问他味道怎样,他说:“食河豚值得一死。”据报道,一位外国海洋考察人员品尝自己做的河豚肉,称“味道美极了,鱼肉入口即化,只是舌头上有一种轻微的被蜇了一下的感觉,但只是一瞬间而已。一刻钟以后,感到体内异常松快,头脑里有一种一瞬即逝的叫人舒心的微醉的感觉。随后整个人都变得心情格外愉快,精力充沛”。一般说,只要把新鲜河豚的内脏、头及血液等去掉,并剥去皮,把肉在清水里泡一段时间,再经120℃高温煮沸30多分钟至1小时后再食用,就不会中毒了,但一定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不可贸然“拼死吃河豚”。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吴人嗜河豚,有遇毒者,往往杀之,可为深戒。”宋代梅尧臣诗曰:“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光,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河豚毒素在医药上用处很大,对肉瘤180和肝癌实体型均有近40%的抑制率,可用来治疗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还可用于癌症止痛、外科手术后镇痛和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

关于河豚毒和河豚毒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