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王母池(泰山王母池几点关门)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泰山王母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泰山王母池几点关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从红门到王母池多远
- 2、神灵庙·王母庙·山东泰山王母庙
- 3、泰山王母池(周记)
- 4、泰山王母池位于哪里?
- 5、泰山是属于什么宗教?
- 6、想去泰山王母池从哪个门进去
从红门到王母池多远
2.6公里。
王母池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红门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王母池位于泰山脚下红门路与环山路十字路口东200余米处环山路路北,主神是王母娘娘。原来是没有泰山奶奶神像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现在也有泰山奶奶了。不过泰山奶奶的祖庙是位于南天门之上天街东首的碧霞祠,泰山奶奶是百姓的叫法,官方名称是碧霞元君。
泰山的道教文化盛行,在城内各个角落都有道教的遗迹,王母池在泰山脚下建有两重大院等,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也就是俗称泰山老奶奶,保佑一方平安。
神灵庙·王母庙·山东泰山王母庙
神灵庙·王母庙·山东泰山王母庙
王母池庙,唐代称瑶池,又因王母为群仙之首,所以古称“群玉庵”,也称王母庙,位于泰山南麓红门宫东南。坐落在山边水畔,北连泰山,南接泰城,是独居山城一角的修身养性之地。创建年代无考,历史久远。早在三国时魏曹植便在《仙人篇》中有“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的诗句。李白在《泰山吟》(六首)中亦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之句。《水经注》则云:“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说明王母池自古便是帝王名人必游之地。宋代曾重修王母殿,明嘉靖间殿庑亭阁方具规模,清代多次重修。1959年翻修王母殿、东西配殿和悦仙亭,保存了清代风格。王母庙是三进式庙宇,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3.6米,东西宽53米,面积3900.8平方米。由大门、王母池、王母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悦仙亭、七真殿和蓬莱阁组成。
庙门一间,面阔3.45米,进深3.55米,通高5.65米。四角施木柱,五脊硬山顶,两山墙砖石砌造。门宽1.3米,高1.82米,棋盘式门。山门上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匾。门内为池,周环石栏,中架拱桥。池东立《泰山凿泉记碑》,叙述冯玉祥于1932年在此凿朝阳泉的经过。池西洞内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池北洞内有宋代立《重修王母殿碑》。
王母殿三间,面阔9.76米,进深7.33米,通高6.4米,四柱七檩五架梁前后步廊式。后廊括入殿内,五脊硬山顶。正向开门,装四隔扇门,次间开窗,各开一隔扇窗。北为正殿三间,前后步廊式,上悬“灵昭四方”匾额,内祀明铸王母铜像,前有侍者左右恭立。殿两侧有耳房,东三间为穿堂,卷棚硬山顶,七檩七架梁,顶铺仰瓦灰埂。
东配殿三间,面阔9.2米,进深5.3米,通高5.6米,五檩五架梁,单脊仰瓦硬山顶。正间向东延伸,名观澜亭,卷棚歇山顶,面阔3.9米,进深2.4米,门悬“观澜亭”和“咽石山房”匾。
西配殿又称药王殿,三间,面阔9.45米,进深5.07米,通高6.05米。五檩五架梁,单脊仰瓦硬山顶。原供古代名医孙思邈,今为泰山文物展室。
后院台基上有七真殿,又名吕祖殿。七真殿分前后两部。前为廊,阔15.6米,进深7.2米,通高5.3米。五间三柱七檩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悬山顶。前檐柱圆形,后柱方形,施石鼓形柱础。后面与前廊相连有殿三间,三柱七檩五架梁,前廊式,五脊筒瓦硬山顶,阔9.1米,进深5.35米,通高6.8米。殿内原供明代彩塑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及吕祖弟子柳树精、苗庆、焦成广、济霄堂等七真像,栩栩如生,素称名塑。“文革”间被毁,1986年重塑。殿东有蓬莱阁与殿相连。蓬莱阁是因庙之北原有“小蓬莱”之景点而名。
悦仙亭在王母殿后,为四角四柱方亭,俗称“会仙亭”,传为王母娘娘约会群仙说法的地方。亭是四角四柱方亭,下有坐凳栏杆。
泰山王母池(周记)
王母池,位于泰山脚下环山路中段, 红门东侧虎山公园附近。
亦称瑶池 。
古称群玉庵。泛指王母池周边一带古建筑群。
为典型的三进式古典庙堂建筑。
庙内前后共有四座殿堂,主大殿供奉西王圣母,九天玄女,太阴娘娘等先天神以及每年的执年太岁神。
药王殿内供奉 药王孙思邈,文昌帝君,财神。
斗姥殿中供奉斗姥元君,慈航观音,泰山圣母碧霞元君。
后殿供奉纯阳吕祖,以及其余六位仙人。
后有小蓬莱,庙宇东楼,下临溪谷。楼上有书"山不在高"的匾额取其“有仙则灵”之意。
楼下为虬在湾,俗称虬子湾。
溪流之上有八仙桥。
桥的东北侧有一石洞,称“吕仙洞”。
相传,为吕洞宾度化神虬栖身之处。
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王母池蟠桃会,届时人山人海,来着世界各地的善信前来朝拜。农历七月十八为西王母圣诞日,共同庆贺。
王母池现为一座坤道院,由华山派 刁宇松 刁宇峰两位年幼即出家的师父管理。
仲春时节,万物萌动,草长莺飞。院内清幽意远,旷世豁然,院外落英缤纷,人流攒动。
近年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宣传引领和专业保护下,王母池一带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殿庑亭阁,参差坐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山门上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匾。
门内为池,周环石栏,中架拱桥。
池东立《泰山凿泉记碑》,叙述冯玉祥于1932年在此凿朝阳泉的经过。
池西洞内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冽。
池北洞内有宋代立《重修王母殿碑》。
福地宝鉴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泰山王母池位于哪里?
泰山王母池,古称瑶池,也叫群玉庵,位于岱宗坊北面,再转折向东不远处,王母池传为王母约会群仙地方。
这是一组依山傍水,高下相间,玲珑紧凑的古代建筑群。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泰山》诗中也有“朝饮王母池,暮投天门阙”的诗句。
泰山是属于什么宗教?
各宗教并存,佛教、道教都有。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后赵永宁二年(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
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现存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
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因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中国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扩展资料:
泰山,又名岱山、岱岳、东岳、岱宗、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长”、“五岳之首”、“五岳之尊”之称。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就历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国的许多大山与之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甚至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山
想去泰山王母池从哪个门进去
你好,从南门进!
泰山王母池景区不需要门票,免费开放。泰山王母池景区,古称群玉庵,位于泰山南麓,山、城结合部的中溪谷口,座落于飞虬岭下,东傍梳洗河,北临虎山水库,属于泰山名胜带“丽区”。清人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记载: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辈居此,赐紫服,题名于石。后人增置药王殿、观澜亭。……庵前……古有王母桥,今废。旁为吕公洞,唐双碑韦洪诗谓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谓之‘金母洞’。上有王母楼,俗称梳洗楼。
泰山王母池里神仙有哪些
泰山山脚下岱庙里供奉的是东岳大帝(也称泰山神),泰山顶上碧霞祠里供奉的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也称泰山老奶奶),二者均为道教的神仙。上山途中供奉的也大多是道教神仙,如王母池里是王母娘娘,吕祖洞供奉的是吕洞宾,三官庙是天地水三官,斗姥宫是斗姥娘娘,山顶玉皇庙是玉皇大帝,中天门还有财神,等等山上三大仕殿供奉的是观音,文殊,普贤。山下还有普照寺,;灵岩寺,佛爷寺。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泰山王母池和泰山王母池几点关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