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张海亮(张海亮个人资料)

2025-09-12 06:12:5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张海亮,以及张海亮个人资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张海亮与丁磊,两个贾跃亭“门徒”的隔空对话(上篇)

赶在北京车展前夕,天际ME7和 高合HiPhi X相继上市。天际汽车和华人运通,这两个正被逐渐淡忘的新势力车企,以一种惊人的默契,重回媒体的视线。

故事总是这般巧合,这两家车企的灵魂人物,张海亮和丁磊,都曾是上汽集团旗下合资车企的高管,并先后加盟乐视汽车,居贾跃亭麾下。

在传统车企的低调实干与贾跃亭“生态化反”的交织中,张海亮和丁磊对汽车的理解,也随着这两款车型的上市,实现隔空对话。

各自发迹,相继登顶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丁磊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1963年出生的他,22岁从复旦大学原子核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三年后,拿下了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1988年7月,丁磊走出象牙塔,迈进了上海大众的大门。这一年的张海亮还怀揣梦想,在高中苦读。与丁磊充满神秘色彩的专业不同,张海亮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烙上了汽车的印记。1994年,张海亮从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本科毕业,上海大众也迎来了未来的掌门人。

上世纪90年代的硕士学位,可是香饽饽,丁磊在上海大众的晋升一路绿灯。张海亮加入上海大众的第二年,丁磊已被委任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浦东轿车项目组质量小组负责人。这个“浦东轿车项目组”就是后来的上海通用,今天的上汽通用。

2005年初,42岁的丁磊被任命为上海通用总经理,职场浮沉17年,终成一方诸侯。虽然早期的晋升速度不如丁磊,张海亮的后劲却异于常人。在多个部门历练后,2010年,张海亮用时16年,在上海大众实现登顶。

即便如此,张海亮依旧没能在级别上追平丁磊。2007年11月的张海亮还在爬坡,丁磊已在原有职务之外,被任命为上汽集团副总裁。在媒体眼中,丁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上汽集团的未来。

出走败走,殊途同归

张海亮囿于上海大众这一方天地,丁磊心中却另有乾坤。

商而优则仕。2011年2月,丁磊挥别上汽集团,调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丁磊当年的声望,从证券市场上可见一斑。丁磊将调任张江高科的消息甫一传出,其股价持续上涨,2011年2月23日调令发布当天,张江高科继续涨停,次日高开,短短数日,股价逼近11元。

不曾想,在上海通用创下不败神话的丁磊,却在张江高科被打落凡尘。任职期间,张江高科的业绩大幅滑坡,股价不断缩水。2013年8月,丁磊调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时,张江高科的股价已不足5元。故事讲究前后呼应,同年8月24日起,张江高科的股价在一个月内涨至近9元,似对丁磊的“欢送”。

商转仕这条路,丁磊走得并不顺遂。而那几年中,依仗中国车市的增长,张海亮终于等坐到了最前排。2014年8月,张海亮被任命为上汽集团副总裁,与7年前的丁磊同级。当时有媒体预言,张海亮与同期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的王晓秋,未来有望接替陈虹和陈志鑫。

遗憾的是,这近在咫尺的远大前程,贴着一个遥不可及的价码。2016年3月,思量再三的张海亮决定离开上汽集团,这个奋斗了22年的地方。

一个月后,张海亮坐在了一张印着LeSEE logo的桌子前,宣布加盟乐视汽车,出任总裁兼COO。在他身旁,是同样受够了体制内的条条框框,刚刚于上一年加盟乐视的丁磊,其职位是乐视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

张海亮和丁磊在公开层面,第一次有了真真切切的交集。

自立门户,江湖再见

当年横跨资本、科技和娱乐圈的贾跃亭,确实有能力把张海亮、丁磊两位能人招致麾下。在“生态化反”的弥天口号中,张海亮与丁磊的这段缘分,只维系了不到一年。

2017年3月20日,乐视方面发布消息称,丁磊由于身体原因不再担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等职务,但应邀担任乐视生态研究院战略顾问。

“身体原因”永远是顾全双方脸面的最好说辞。3个月后,丁磊携手丰实资本的卢长奇,成立了东海岸资本。正当所有人以为丁磊就此隐退,投身资本之际,8月21日,华人运通成立。9月26日,丁磊宣布回归,出任华人运通董事。

在丁磊休养生息、借道资本的这几个月里,贾跃亭的汽车还停留在PPT,张海亮却没闲着。

相较于丁磊的另起炉灶,张海亮选中了乐视汽车旗下11家子公司之一的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据传曾是乐视汽车分时租赁汽车的制造商。2017年2月,张海亮成为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在耗时7个月历经5次股东变更后,同年9月4日,与丁磊复出几乎同时,张海亮终于将其中乐视汽车的股份彻底剥离干净。

张海亮,再次与丁磊站在了同一个高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张海亮:人人都有机会当电动车王者

文 | Karakush

“我们轮数不多,但是钱总是一点点在进来的。”张海亮说,“疫情打乱了节奏,但5、6月份第一笔6个亿就来了。”

你看,绝地翻盘,总是始于一点点的。

眼前新势力此番超宝马追奔驰的市值盛世,或许已经很难让人想起,仅仅半年以前,2020被认定是团灭年。

天际汽车是这场战役中最有力的后备力量,资金紧绷,量产延宕,再加上行业也不景气,尽管从不停歇的新闻稿始终以周更的频次展示这家企业紧缩而上下求生的倔强,但是一波老员工的集中离职似乎是向外界肯定一个糟糕的意思:这艘船,它在沉。

在张海亮看来,这是当时最主要的负面。不过,焉知非福,“现在都是新的人,算是在上市之前做一轮清理。”

两个字,侧漏出分手之后我过得更好的傲娇气。

戏剧性转折出现在10月,适才正式推出新车ME7的天际,完成了一笔超过50亿元的融资,资方是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国有银行,具体是谁还不能透露。诚如所言,这才是B轮,但这里一点点那里一点点地累计起来,迄今融资总额也有超过115亿。

按着我们外围的眼光,这是一笔扬眉吐气、锃光瓦亮的救命钱,来得突然大过及时,此前并没有计划预警,而就在它最需要钱的时候,钱出现了,简直是拿到了赘婿的剧本,预备要狂扇生活的巴掌。前不久,我们便去到天际位于上海安亭的总部,和张海亮聊了聊这个故事的走向。

比如上市是一定要上市的。

天际打算在2021年IPO,目前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不仅仅瞄准了科创板,境外市场也在考虑。“在上到一定的产销规模以前,一定是需要融资的,不管什么渠道。”张海亮说,“50亿只是一步,后头可能会再加个C轮,再下面就是Pre-IPO了。”

类似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企业,还有威马、合众以及爱驰。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这些非顶流新势力的兴趣明显回暖,出现好几笔大额融资消息,特征是几乎都绑定着清晰明确的上市计划。这些标的因此形成了一个新梯队,有鉴于上市三杰的榜样,被重新寄予鲤鱼跃龙门式的厚望。

倒并不是新梯队们自己在一厢情愿,“从券商的态度最看得出,如果不行,肯定都是谈的多落地少;如果可以,券商是马上会进来的。”

现在大家自信的推进进度表示,这一度是最差的时代,没想到翻盘比翻船要来得快。

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着赶上第二春回潮的。

这波初创企业造车运动,巅峰时期注册就有四五百家,大大小小,稍有想象空间的也有七八十家,除去这些尚有一定声量的,如今仍旧在活动的不算多。

在外界看来,不少本就是趁火打劫时代红利来的,垮掉是注定的,他们就是发展路上附属的垃圾成本。用张海亮的话说就是,“有的人一看必然不成功,可能就是放手试试,八九成是不行的。”

当然,任何事业的开端本质上多少都算一种和命运的豪赌,张海亮自然也是放手试试,“当时小圈子里都觉得是方向,如果还是传统汽车,我们可能就去搞投资了。”但和跟风者们不同的是,张海亮的投机点在于,电动化能成为颠覆行业的趋势——比起电动,重点更在颠覆。

他并不是那种笃信某种能源形式更具文明优越性的人。出身传统车企,认为在汽车这个僵化的工业体系里,只有变革才会产生机会,不然永远只能大众丰田那几个称大王。“一乱,人人就有机会做王者,”张海亮说,“现在就是行业巨变的乱世。”

这个判断似乎无比正确,老家伙们正被乱得焦头烂额;与此同时又转瞬即逝,因为新的王者已经坐热乎了,去年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占比在17%,今年上半年进一升至近19%。机会是有的,只是赢家通吃。

但张海亮认为,三五年内特斯拉的霸主地位就会被颠覆下来,不是看衰企业,而是市场规律,单一品牌无法满足更大更广的兴趣点,所以随着扩张,细分一定有的打,独大的局面会被摊平下来,长期来说没有一家会超过15%。

天际能不能成功,也是基于这个充满市场经验的逻辑。只要战略上不要踩空,在张海亮看来都是可以干的,“我们是具备可能成功的因素的。”

“我们起步晚点,2017年年底开始,慢的话是有劣势,人家开模都开好了。所以我们打法要不一样。”

与其说不一样,不如具体点说是实用主义。

一方面,在产品上,(自己夸起来)当然是全方位地很优秀,比如“开起来的感觉,我们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的,非常舒服”——但是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交互体验。

天际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主研发的iMA智能数字化架构,自称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第一架构”,基于此他们设计了确实看上去就很不一样的五屏交互,在车内有仪表、中控、副驾及后排共5块高清屏幕,可以实现不同屏幕之间的各种内容同步分享。

讲真,从外围的角度看,这样的智能网联看上去炫酷有余,却有些硬核不足,像是绕开了自动驾驶的主赛道,醉心于花边的精加工。

张海亮给我们解释了背后的逻辑。他认为,眼下量产的自动驾驶功能,都是在“拼胆子”,按照传统车厂的标准是不适合交付的。对于计算机来说,执行端不是问题,难点在于感知,大家现在都在单体车型上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真正有效的方案是车路协同,而这一点得靠国家基建,只要下决心,铺设普及的速度会很快。基于这个未来设想,天际才把重点放在打造车内生活空间上。

不得不说,这是一段相当完整的思考,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现阶段就会放弃驾驶辅助的开发,他们也有ME Pilot智能驾驶系统。在软件层面,天际布置了很大的人力,虽然也会引入供应商方案,但核心的部分都是坚持自研的。

而在服务上,天际也是贯彻效率,并不盲目追求概念,体验店、智选空间、速捷驿站、安心工场……“我们什么都有。”据报道,预计到今年底会完成20城30家门店的目标。

一定程度上,服务可以修正一些产品缺陷。虽然不是个容易活,但老实讲,新品牌买家的心理认可成本是偏低的,大家比较宽容,相信稍加努力做到行业平均以上就能做好。

目前,ME7有两三万个定金用户,北京车展还有六七千个销售线索。

按照规划,明年是第一个完整销售年,天际会有两款产品,除了ME7,5、6月还会上市一款小型SUV ME5。

张海亮的梦想也不算太大,单车月销2000多,第二款产品叠加上去3000-4000左右,就能过的比较舒适。但他们一开始就指望正毛利。

原本或许还有一定的挑战,自从上海限行新规发布之后,局面就不一样了。这是张海亮眼中最好的政策办法,限行远优于限购,限购限制消费总量,限行的话有钱人还愿意多买。销路可不就蹭蹭涨了?

我试图询问张海亮,在这些实际问题之上,天际的愿景是什么?

他并不搭理我华而不实的一套,直言道,就是不算特斯拉,要挤进前三。

如果硬要给一个期限,那就争取在一两年内。

说小,实在也不算小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老汽车人”的挽歌

员工已被欠薪2个月,一些供应商因拖欠货款而停止供货。甚至仅有的一些提供广告和公关服务的乙方,也开始对新的合作项目持审慎态度。

与所有在去岁冬季以及这个春天里面临困境的“新势力”一样,天际汽车今春故事的开场,并没有什么新的花样。因为来自内部多个渠道的爆料显示,这家企业已经深陷困境,未来的结局几乎可以注定。

如同所有的前例那样,一切问题的表现形式,最初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老汽车人的执念

其实,这并不是天际汽车首次因为资金问题传出警讯。早在两年前的2020年5月中旬,就曾有媒体爆料:获悉天际汽车“资金链紧绷”。

彼时,爆料人士宣称,自2019年中开始,天际汽车方面就开始拖欠多家广告、公关公司方各种费用逾3000万元,而其中不乏国内相关领域头部乙方公司。

天际汽车在供应商那边的名声“不太好”的主要原因,是回款慢。为此,早在2019年初,便有就有一部分服务提供商,陆续选择终止合同。该问题后来的发酵,甚至影响到了天际汽车参加当年的北京车展。

2019亚洲CES上,天际汽车发布的“智云”车联生态

不过在2020年10月,新的融资陆续到位。在“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银行”的支持下,天际宣布其实现了50亿的融资目标。

“裁员后,一个人顶着3个人的活干,累得很。(所以)最近每天下班回来洗漱完就只想着睡觉。”

彼时,有天际汽车内部员工,对采访的媒体说。然而累归累,暂时的危机算是就这么度过了。

当然钱的问题,依旧是存在。因为很快就有人发现,天际汽车和供应商照样还在打着催讨欠款的官司。这不是才融到资么?钱又去了哪?

盖厂……

截至2022年中,天际汽车在国内总计规划了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建泉州、浙江绍兴,以及湖南的长沙。

其中绍兴基地于2019年投入使用,最初被用于生产天际ME7纯电中型SUV。

根据天际的官方描述,这座工厂严格按照“德系豪华品牌”的工艺水准制造。同时对标工业4.0标准,引进了无滑撬智能涂装车间等国内顶尖的生产设备。一期规划年产能为6万辆。

2019年12月末,首台天际ME7正是在绍兴基地下线的。

而天际最新的工厂,位于湖南长沙。该工厂建设工作启动于2019年下半年,因为2020年4月14日湘江早报记者的疫情相关报道,较为人所熟知。

国内首波疫情期间,长沙记者采访时用无人机拍摄的厂区工地俯瞰照片

长沙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总投资51亿元,于2021年6月投入使用。厂区内包括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堪称设施完备。

假造车,真圈钱/骗补,是最近十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耳熟能详的话题,但任何人稍微了解天际汽车就会发现,这家企业尽管问题多多,但却和那些“PPT公司”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们不但在造车,而且还打一开始就自建生产基地,全然未考虑过代工生产的捷径。即便是蔚小理等最初的发展,已经证明其可靠而且能显著降低风险。

在产品尚未得到市场认可之时,就全资押上先确保产能,这是上一个时代思维的产物。

曾经在上汽供职超过20年,历任上海大众董事、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的张海亮,可谓最标准,专业学历最过硬的车企掌门人。其不但是汽车工程专业科班出身,博士学位,并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在离开上汽以后,他曾加盟乐视超级汽车,出任全球CEO职务。于2017年10月起,担任天际汽车董事长一职。无论学历还是履历,这位堪称最典型的“老汽车人”。

技术和产品相当的执着,并且车企一定要夯实生产和制造的基础这一点,怀有异常强大的执念。而在天际汽车董事长以后,其反映出的便是,在初步完成产品开发以后,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资金,推进生产基地的建设。

而除去董事长张海亮外,天际汽车的CTO牛胜福同样也是一名为上海大众效力超过20载的“老汽车人”。其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方面堪称呕心沥血,且对供应商筛选把关严格。

正是由于企业掌舵者的上述特性,天际汽车的研发团队也多来自大众、通用、德尔福、博世、大陆等传统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几乎就是一个燃油团队造新能源车的故事。

而这也是为什么这家企业,会一再于钱这个问题上碰壁的原因。雷军要搞小米汽车,而且打一开始就要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为此账面上准备了不下百亿资金。但是天际汽车呢?区区融来的50亿,还把摊子铺那么大。

旧时代的悲歌

一直到目前,天际实际量产的,仅有ME5和ME7两款新能源SUV产品。

ME7是中型纯电SUV,整体特性较为中庸,续航等性能不突出,也没有那些非常吸引人的特点或者功能。但其售价却达到了23.88~26.98万元,着实不算低。

天际ME7

这款车首次亮相是在2018年底的广州车展,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开启预售,并于2020年9月正式上市。截至2020年底,该车型累计销量甚至不足百台。

“天际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力。”2021年中,有重庆媒体前往位于南岸区区江南大道28号的天际汽车协信星光时代广场店采访时,压抑已久的销售顾问忍不住坦言道。

“产品力”一直是天际汽车最大的硬伤。甚至,多数时候这甚至够不上谈产品力的层次——因为跑到汽车行业以外,知道天际汽车者几乎凤毛菱角。许多人初次知晓这个名字,甚至都是因为逛街时偶然发现了其门店,然后进去逛了一圈。

然后呢?当然是没有“然后”了。

彼时,店里仅有ME7一款车,补贴后售价在23.88~26.98万元之间。无论两年前还是现在,这个价格都不算便宜,其高配车型售价仅比当时已经上市的国产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格低上1.09万元。

而如果用户不执着于SUV车型,那么无论特斯拉的Model 3还是小鹏的P7,有的是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且知名度更高的产品可以选择。

当今车企老大讲故事能力排名第一者

从“讲故事”开始,持续PUSH品牌和产品热度,帮助企业度过从官宣造车-产品公布-新车上市的漫长周期,是几乎所有目前尚算成功的新势力们,共同的选择。

而在此期间,通过不断的PUSH,一次又一次地事件营销,吸纳并转化一批铁粉,并在这些自发传播者的推动下,实现品牌力的不断提升。而在实车交付以后,只要这个产品基本能兑现一开始的承诺,质量也还算过得去,那么这家新势力自然能完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特斯拉自不待言,纵观蔚来、小鹏和理想,这几家目前为止都称得上成功的新势力,无一不是通过这一方式实现的立足。然而我们在复盘天际汽车上市的整个过程,却难以从其宣发中找到丝毫亮点。

一切犹如十几年前那种国企式的广告,几乎都无法让C端客户正眼瞅你一下……

论造热点的嘴上功夫和说故事能力,这位的咖位其实挤得进“车企”前三

老汽车人中有许多,对产品宣传和推广,是轻视甚至蔑视的。不少人至今坚信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认为只要认真做好产品就一定能打开市场。然而这种认识,只有在当年那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才有其合理性。

那一代的老汽车人固然有其擅长的领域,强势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绝非市场营销这一块。不懂得如何2C甚至2B,不理解在这个时代,新势力从零开始起步必不可少的“讲故事”,更不懂得如何乘着网络热度的浪头,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根植到每一个被传播对象的心里。

相反,常年和外资合作方以及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经验和习惯,使其养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性。一些人甚至分不清GR和PR的根本性差异。

实际上,意识到问题以后,天际汽车并非没有考虑进行改变。采用增程模式的ME5,以及请来保时捷918 Spyder设计师把关的B级纯电轿跑概念车ME-S,多少可以从产品层面看出其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虽然感到遗憾,但注定不会量产的ME-S

但在品牌形象的营造方面,天际汽车却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整个2021年,天际的总销量仅1778辆。2022年的表现虽有提升,但5321台的总销量,却无法使任何投资人对该品牌的未来抱有希望。

两年前,公社采访过张海亮。在问及天际品牌的标签是什么的问题时,他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做20多万元电动SUV的普及者。

可能一直到那时候,他都还没想好应该怎么做吧……那么现在呢?

然而不管现在,这位掌门人是否有了明确的方向,为产品定出了切合实际的调性,就时间来说都已经晚了。

这一跃,有多少人能跨越生死?

2023年,“国补”已经注定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于产业内外所有的相关企业,必须从此彻底甩开名为“补贴”的这根拐棍,立即学会依靠着自己的双腿,迈步向前。

一场淘汰和兼并的浩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我只是很遗憾,天际汽车也许已经注定,没法走的更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天际汽车靠谱吗

天际汽车挺靠谱的。

天际汽车绍兴智造工厂基于德国工业4.0标准建造,采用保时捷、宝马采用的"Audit“质量评审方法。在供应商合作上,据天际汽车内部技术人员透露,天际汽车董事长、CEO张海亮博士在质量上抓得很严,即使有关系进入的供应商,一旦验证不合格,天际汽车也会马上重新找其他替代供应商。

此外,天际汽车技术团队大部分人来自大众、通用、德尔福、博世、大陆等传统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同时张海亮在上汽积累了20年造车经验,先后在供应、物流、规划、产品工程等岗位任职,一度做到了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董事,上汽集团副总裁之位,拥有数十年造车经验的传统车企管理者,在成本控制和风险防控上具备一定的经验优势。

天际汽车能活多久

天际汽车能活50年。天际汽车的前身,其实就是当时乐视汽车旗下的三大电动车品牌之一的电咖汽车。相比于法拉第未来和乐视汽车,电咖汽车一直默默无闻,从最初就一直被贾跃享雪藏。在完成了一款电动小车EV10的研发后,电咖汽车的工作就陷入停滞。

随着整个乐视体系的资金链断裂,如今天际掌门人张海亮带领自己在上汽大众旗下的高管出走乐视,以电咖汽车为载体,孵化出了现在的天际汽车。而从上汽集团出走的张海亮的策略也非常简单,就是将其之前在上汽大众朗逸的成功例子复制在天际汽车,以此来为自己正名。

至于说天际汽车是哪个公司投资的,早就2019年,根据天眼查查询天际汽车时,就曾发现其股东信息中多了一位名为“上海电气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

关于张海亮和张海亮个人资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