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鼻子部位图解(鼻子内部结构图)

2025-09-17 08:10:43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鼻子部位图解,以及鼻子内部结构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鼻子内部结构(图)

鼻子内部结构如下所示:

1、鼻骨

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部成鼻额缝,外缘接左右两侧上颌骨额突,后面以鼻骨嵴与筛骨正中板相接,下缘以软组织与鼻外侧软骨相接。上部窄厚,下部宽薄,易受外伤而骨折,发生鞍鼻,由于血管丰富,骨折复位后易愈合。

2、血管

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内、外静脉。由于内眦静脉经眼上、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且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液动,故当鼻或上唇(称危险三角区)患疖肿时如误挤压或治疗不当则有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之虞。

3、鼻腔

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是顶狭底宽、前后径大于左右两侧的不规则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后鼻孔通鼻咽部。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

4、鼻前庭

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鼻前庭的前部相当于鼻尖的内角处,有一向外膨隆出的隐窝,称为鼻前庭隐窝,常为疖肿、痤疮好发之处。

5、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又称鼻旁窦。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

鼻子的结构图

病情分析: 1鼻根部分。这一部分完全由鼻骨构成。它紧靠双眼的泪阜,上端与额骨的下弯处连接。鼻根是鼻子最窄、转折最急的部分1、外鼻:最上部为鼻根,最下向前突起为鼻尖,两者之间为鼻梁,鼻梁两侧为鼻背。鼻尖两侧为鼻翼鼻骨: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部成鼻额缝,外缘接它与眼部的连接方式也很突然。因此这一部分的对比变化比较大。但因为它与眼睛靠得太近,画时不要过分强调它的变化,以防削弱眼睛的表现。通常是只强调它靠近眼部结构地方的对比关系您的位置:时尚健康网(首页)-鼻子的内部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关图片-鼻子的内部基本结构和功能图片鼻子的内部基本结构和功能图片, 2鼻梁部分。这一部分由鼻骨的下端和两块鼻软骨构成,位于鼻子的中段,近似标准的梯形,有一正两侧三个明显的平面。鼻子结构图Tag文档列表[整形常识]鼻子的结构详解我们先了解鼻子的形态特点。外鼻呈椎体形分为鼻根、鼻梁和鼻尖三部分。鼻根部为鼻性部分,是由两块鼻骨和对这一部分的刻画要注意三个平面的形状和结构变化,还要注意整个梯形的体积感和与其相邻部分的嵌接方式。, 3鼻头部分。它全部由鼻软骨构成,分为鼻尖和鼻翼两个部分。鼻尖形似球体,两个鼻翼似半球体,因而它在形体特征上与鼻梁的梯形有明显的区别。系统功能结构图这一部分是肖像面部的最高点,它又距离眼部较远,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面部的第二个重点,进行仔细的刻画。, 4鼻底部分。鼻子结构图的展示,人的鼻子是在脸部的正中间,在面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鼻子长得不漂亮就会让人看起来整个人都不够有魅力,如果想了解怎么样才算最完美的这一部分实际上是鼻头的底面。由于它在形体上与鼻子的其他部分在受光后对比强烈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作为一个特殊部分来处理。这一部分的形体特点,是由鼻尖的转折面和两个鼻孔形成的复杂结构,大于90的转折,使整个鼻底处于暗部,鼻子的结构图并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明暗交界线。两个不规则的鼻孔,使它的周围产生了复杂的反光,这些反光和明暗交界线是鼻子的表现难点,刻画时要注意它丰富的明暗虚实变化。, 鼻子是脸部最富有体积感的部分,鼻子外部结构图它使脸部产生了较强的明暗变化。刻画这一部分的手段比较灵活,既可强调明暗的作用,也可强调结构的作用:既可加强处理,又可削弱处理。鼻子的造型因人而异,是人物形体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时要先掌握它的整体形象特征,功能结构图再进行局部刻画。,意见建议:

鼻子各部位名称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组成。 (1) 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够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鼻尖与鼻翼软组织与皮肤粘连甚紧,如果发炎则很疼痛,也是痤疮、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外鼻的静脉血汇流海绵窦,如炎症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检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图9) 图9 鼻子的结构 1、鼻根 2、鼻梁 3、鼻尖 4、前鼻孔 5、鼻背 6、鼻唇沟 7、鼻翼 (2) 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并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疖。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较薄,与硬脑膜相连甚紧,有嗅神经通过。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总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在中鼻道有额窦、前筛窦及上颌窦开口,在上鼻道有后筛窦和蝶窦的开口。(图10) 1-额窦 2-上鼻甲 3-上鼻道 4-中鼻道 5-中鼻甲 6-下鼻甲 7-下鼻道 8-鼻前庭 9-蝶窦 10-咽鼓管隆突 11-咽鼓管咽口 (3)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①额窦:位于额骨的下部,后壁为一薄骨板与颅前窝相隔,底壁相当于眼眶的内上角,甚薄。发生急性额窦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②筛窦:位于眼眶与鼻腔外上方之间的筛骨内,由极薄的小骨板组成蜂窝状小气房,分前后组。其外侧面与眼眶的内侧面为纸样板,菲薄如纸,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③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最大的一对,其平均容量约13毫升。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故比其它的窦易发炎。 ④ 蝶窦: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其顶、外、后壁均借骨板与颅中窝及颅后窝相隔,与眶尖关系密切,故蝶窦炎时可引起视神经病变。

鼻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1)外鼻:外鼻是外侧可以看到的鼻子的部分,自眼眉之间的耳根开始,到下端的鼻尖部。在鼻尖的下面左右各有一个外鼻腔。将外鼻腔左右分开的壁是鼻中隔,从壁的根部到上嘴唇中央成纵向走向的是人中。外鼻孔两侧的鼓起部分为鼻翼。外鼻的表面为皮肤所覆盖,由于在鼻翼和鼻尖的很厚的皮肤中有汗腺,所以鼻子也会出汗。鼻尖部和鼻中隔是由软骨组成的,具有弹性,所以即使受到碰撞也不易受伤。

(2)鼻腔:鼻腔是外鼻孔内部的既宽广又复杂的洞腔。这个洞腔在里面再度狭窄,通过左右后鼻孔的孔向咽部张开。鼻腔由鼻中隔的壁左右对称地分开。在左右的鼻腔中,有着从侧壁中对称地突出来的鼻甲和鼻道。鼻道是使呼吸的空气和流动分泌液的通道,由眼睛流出的眼泪也流进下鼻道。鼻腔的内面被黏液所湿润的黏膜所覆盖着。鼻腔的上方有一个黏膜的颜色稍微有所变化的部位,这是感觉气味的重要部位。

(3)鼻窦:鼻窦是被位于鼻腔外侧的骨所包围着的空洞,左右两侧各有4个,成对称性排列。都与鼻腔以细小的通路相连,鼻腔的黏膜通过通路延伸覆盖于空洞的内面。

在鼻腔上方的嗅觉部分布着大量的感知气味的细胞,在呼吸运动中所吸进来的空气中的气味分子接触到嗅细胞以后就会感知。另外,广泛分布于耳黏膜的三叉神经也具有帮助感受味觉的作用。

由外鼻腔吸过来的空气,在通过狭窄而又有许多凹凸的鼻腔时,就会充分吸收由黏膜所分泌出来的黏液的湿气,使其温度接近于体温,变成了湿润的空气以后被送进肺里。另外,空气中的灰尘会吸附在鼻毛和黏液上,从而保证将干净的空气送进肺里。

此外,当人在发声时,软口盖能够自由活动,在发声时所呼出的部分空气进入鼻腔而引起共鸣,从而使声音更加响亮。

另外,还可关闭鼻的深部,使空气不能由鼻通过而清楚地发出某些声音来。

鼻子部位图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鼻子内部结构图、鼻子部位图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