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三方协议可以毁约吗)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三方协议?签署三方协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 2、三方协议是什么
- 3、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
- 4、三方协议有什么用
- 5、三方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三方协议?签署三方协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方协议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属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
签署《三方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学毕业生的一系列权益,用于解决应届毕业生公积金、档案、户籍、保险等问题。《三方协议》从三方完成签署时开始执行,至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接收之后终止。
作为即将毕业开始工作的应届大学生,我们在签署《三方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01、严格按照先企业签字盖章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盖章的步骤进行。部分毕业生在和企业商谈好工资待遇后就急匆匆跑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去盖章,结果是企业在填写内容盖章时和之前承诺的待遇大相径庭。
这个时候你只能选择默默承受或者进行违约,但是违约是需要赔偿违约金的,可能导致自己白白损失一笔钱财。
02、要尽可能降低违约金。一些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或许是出于其它目的,会设置高额的违约金。当毕业生不想在企业上班,就会面临高额的赔偿,这会让当事人“望而止步”,最终使得自己受委屈。所以在签《三方协议》的时候一定要和企业协商降低违约金或者直接去除违约金这一项。
03、要看清合同中的试用期。一般企业的试用期在3个月时间,不准超过6个月,而高校、机关等部门的见习期时长为一年时间。如果企业或者用人单位设置的实习期/见习期过长,可以提出要求,要求对方按照相关规定来。
04、鉴别用人单位的填写名称和有效印章上的字是否一致。如果用人单位填写的名称和有效印章不一致,那也就意味着你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不具备法律效应。还有就是自己填写专业名称的时候也注意要和学校的保持一致,别搞错了。
签订三方协议后,基本就意味着你的工作已经确定了,所以一定要有所重视,不能迷糊。同时我也给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提个建议,找工作不是仅仅只看眼前的待遇还要看以后的发展。如果企业、岗位以后能有不错的发展,即使现在待遇差一点也可以接受,切忌眼高手低。
三方协议是什么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方协议是什么意思
三方协议就是你在没有毕业之前找到正式的工作单位签订的预备就业协议。
由于此时你的身份还是学生,所以学校有监管义务,就变成了毕业生本人、学校、用人单位三方的协议。
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三方协议有什么用
【法律分析】:三方协议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派遣证发放的一个证明,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你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派遣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三方协议,说白了就三个用处:第一,保护应届生及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第二,用来明确派遣单位及档案转接处;第三,方便学校统计就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方是什么意思
第三方: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的内容。
法律上的第三方一般称为第三人,指除双方当事人之外的,在法律关系和法律诉讼关系中,与标的或者诉讼有关的第三人。
法律诉讼关系中的第三方:
1、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之间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去,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人。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而参加到原、被告之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
扩展资料
第三方中的检测机构:
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内起步的很晚,基本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欧美在15世纪经济开始之初,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就有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介入,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很普遍了,并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
国内现阶段检测现状是:内销产品由国家检测机构负责,如质监局、疾病预防中心等,出口主要由外国检测机构负责,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夹缝中生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