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制作过程(麻婆豆腐的制作过程)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豆腐的制作过程,以及麻婆豆腐的制作过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豆腐的制作过程
- 2、豆腐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 3、豆腐制作过程
- 4、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豆腐的制作过程
热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
1、准备用料。豆腐、蒜、食用盐、芝麻酱、香油、生抽。
2、豆腐洗干净后掰成块。
3、起锅烧水,水开后把切好的豆腐放入水中,煮3-5分钟后乘出。
4、把蒜、香油、生抽、芝麻酱、食用盐放在一起调和好。
5、把调制好调料浇到热豆腐上,一道美味的热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豆腐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首先准备500g的黄豆,然后将里面的豆子挑出来,清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大约浸泡一晚上即可,然后将泡好的黄豆冲洗干净
第二:将清洗好的黄豆倒入破壁机中,然后加入清水,水和黄豆的比例大约是6:1,然后用果蔬键打碎
第三:在盆中放入一个笼布,将打碎好的豆浆倒入笼布上,将豆渣过滤出来;将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用中火慢慢煮开,中间要不断的搅拌,防止糊锅,撇去表面的浮沫,烧开之后继续煮2分钟
第四:碗中倒入准备好的石膏粉,加入20ml的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第五:将准备好的石膏水加入豆浆中,轻轻的搅拌,直至煮成豆花,关火,将里面的清水撇出来,将豆花放入笼布中,过滤出多余的水分,放入模具中,用笼布包扎整齐,上面压一些重的东西,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这样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制作过程
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主料:黄豆400克。
辅料:水2400毫升、白醋100毫升。
1、先将黄豆洗净浸泡8小时,放到料理机中打碎。
2、过滤一下打好的豆沫。
3、倒入锅中,用中小火煮豆浆。开锅8分钟左右即可关火。
4、5分钟开始点豆腐,用白醋慢慢倒入锅中。用勺子慢慢搅拌一下。
5、点到上边有清汤就行了。
6、盛入做豆腐的容器里。
7、在盛的过程做好均匀铺平。
8、盖上屉布。
9、压上重物。
10、过1小时左右豆腐就压好了。
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1)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2.2倍。
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感有劲。
(3)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
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彻底,蛋白质越容易溶出。
但是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
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使产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120目。
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
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杀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
煮浆温度应达到100℃,时间5min左右。
(5)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
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生产中通过点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点脑是将凝固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转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
豆腐脑是由呈网状结构的大豆蛋白质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构成的。
一般来讲,豆腐脑的网状结构网眼越大,交织的越牢固,
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软细嫩,产品的得率也越高;
反之,则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韧性,产品的得率也低。
经过点脑后,蛋白质网络结构还不牢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凝固才能完成。
根据豆腐品种的不同,蹲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
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豆腐,
不同产品施加的压力各不相同。
关于豆腐的制作过程和麻婆豆腐的制作过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