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徐(姓徐的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属兔)
电话:18514096078
今天给各位分享姓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姓徐的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属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姓徐的历史名人
- 2、徐姓氏的由来
- 3、徐姓的来历
- 4、徐姓的由来
- 5、徐姓起源及简介 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姓徐的历史名人
说出历史上姓徐的名人,越多越好 1、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2、徐偃王:若木之后的三十二代是徐偃王,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3、徐尚:战国时人,以苏秦为首的合纵连横谋士。
4、徐福:秦朝方士,相传他因到东海为秦始皇采长生不死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为日本人的祖先。
5、徐伯:西汉水利家,于武帝元光年间主持漕渠开凿工程,修成全长300余里的水渠,使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省去一半,沿渠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
6、徐淑: 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7、徐干(171-217)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8、徐稚:东汉桓帝时隐士。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为官,被称为“南州高土”。
9、徐樨:汉朝人。江西南昌名士,台湾的徐氏家族,多以徐樨为太上始祖。
10、徐荣:汉中郎将。初随董卓,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荣、李 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F,烹之。及坚移屯梁东,又为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后曹公军进至荥阳汴水,遇荣,与战,公兵败。后卓诛,荣侍汉。永汉三年,卓余党李唷⒐汜反,攻长安。司徒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荣、胡轸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11、徐盛:汉朝末期一直到三国时代的吴国武将,儿子为徐楷。避乱于吴依靠孙权,为别部司马,领兵从讨,数有功,迁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破刘备,进迁安东将军封羌湖侯。
12、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13、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14、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东汉末官员,任命于曹操。为人忠直。
15、徐遵明:北魏儒家学者,经学家,南北朝时期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6、徐圆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隋鲁郡(治今山东兖州)人。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附李密。密败,降王世充。充败,降唐。武德四年(621)窦建德牺牲后,他与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再起。旋据地自称鲁王。六年,与黑闼先后败死。徐唐莒(?―878)唐末人。王仙芝起义军将领。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于黄梅后,他随王重隐攻克洪州(今江西南昌)。重隐死,代为主将。后与唐宦官杨复光军作战,被俘遇害。
......
中国古代姓徐的名人有那些 徐 淑:东汉著名女诗人,甘肃临洮人。
徐 擀:汉末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山东潍坊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论》
等。
徐 达:明代名将,安徽凤阳人。随朱元璋打天下,佐朱元璋建立明朝,被封魏国
公,死后追封为中山王。
徐光启:明代杰出科学家,上海徐家汇人。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较
为突出。著有《农政全书》,主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等。
徐 渭:明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字文长,浙江绍兴人。自称书法天下第一, 长于
行草。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著有《徐文长全集》、《南词续录》
等。
川霞客: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江苏人。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观察所
记,按日记载,死后编辑而成《徐霞客游记 》。
徐悲鸿:近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宜兴人。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
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诗人,主编有《诗刊》、《新月》等文学刊物,是新月
派诗风的代表。
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徐悲鸿,徐霞客,
姓徐的历史人物 得姓始祖: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徐姓名望主要有:西汉时下邳太守徐光,哲学家徐斡;三国名士徐庶功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魏经学家徐遵明;唐朝名相徐商、徐彦若父子;五代宋文学家徐铉;明朝名将徐达,地理学家徐霞客,科学家徐光启,文学家兼书画家徐渭;清朝医学家徐大椿;民国诗人徐志摩;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教育家徐特立,大将徐海东,画家徐悲鸿,历史学家徐中舒,古植物学家徐仁,当代作家徐嗣兴等。
历史上姓徐的名人? 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古代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偃王 徐福 徐渭 徐光启 徐霞客 徐敬业徐建寅 徐达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徐陵 徐稚 徐访中国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继畲 徐世昌 徐润 徐树铮 徐悲鸿 徐志摩徐邦道 徐庆璋 徐寿 徐建寅 徐锡麟 徐用仪徐广缙 徐寿朋 徐桐 徐国泰 徐宗汉 徐培添徐仁铸 徐进 徐勤 徐绍桢 徐致靖 徐延旭徐有壬 徐希颜 徐耀 徐静仁 徐振鹏徐骧中国现代史上的徐氏名人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东
姓徐的名人 徐向前、徐特立、徐海东、徐静蕾 徐悲鸿...
太多了!!!
1、徐福:秦朝方士,相传他因到东海为秦始皇采长生不死药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为日本人的祖先。
2、徐淑: 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3、徐干(171-217)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4、徐庶: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名臣,曾走马荐诸葛,因其母为曹操 所挟执,入曹营后,一言不发。
5、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6、徐征(700-765)字慈恩,号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臣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不显而终。 《唐朝状元徐征家族远祖世系》据《浙江信安徐征状元家谱》。附《唐朝状元徐征家族远祖世系》载:东海郡徐州初祖徐偃王―二世徐栋――三世徐沧――四世徐平――五世徐琅――六世徐璞――七世徐莹――八世徐阳――九世徐仁――十世徐忠――十一世孙徐兴――十二世徐秀――十三世徐雅居南昌郡――十四世徐胜――十五世徐枢――十六世徐钊――十七世徐相――十八世徐汇――十九世徐烨――二十世徐坩――廿一世徐铭居东海郡郯城――廿二世徐龙――廿三世徐福(又名徐市秦朝著名方士曾东渡日本居东海郡琅琊)――廿四世徐逊(世居东海郡郯县)――廿五世徐真――廿六世徐尚――廿七世徐天――廿八世徐守――廿九世徐鲁――三十世徐振――卅一世徐锡――卅二世徐芳、徐志(锡次子本宗(本宗世居东海郡郯县)――卅三世徐秋(志子)――卅四世徐昶――卅五世徐晟、勉(466-535,官吏部尚书)――卅六世徐绶――卅七世徐升、徐陵(507-583,儒士)――卅八世徐乔――卅九世徐琰――四十世徐垓――四一世徐怡――四二世徐贤――四三世徐礼――四四世徐宗――四五世徐成――四六世徐汉――四七世徐灵――四八世徐中――四九世徐佃――五十世徐豫、徐章(本宗世居东海郡郯县)――五一世(衢州1代)始祖南洲号徐仓由徐州渡江居浙江衢州(章长子)――五二世徐田(衢州2代)――五三世徐泉(衢州3代)――五四世徐昌(衢州4代)――五五世徐均(衢州5代)――五六世徐孟(衢州6代)――五七世徐彦(衢州7代)――五八世徐友(衢州8代)―五九世徐惟(衢州9代)―――六十世徐洎(惟公长子)官至太尉(衢州10代)、徐征(惟公次子唐开元癸酉科状元居信安旧称水,因官于晋江安平主簿遂寓所湾海徐宅,系徐洪从弟)。
7、徐晦(760-838),字大章,号兴胜。福建晋江三十二都徐仓(又名徐公店、仕村、仕春),也作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状元及第。系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该科进士二十三人。考官:中......
历史上的徐姓名人 徐伯,西汉,治水专家
徐擀,三国 ,建安七子之一
徐盛 ,三国 , 东吴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封芜湖侯
徐晃 ,三国 ,曹魏名将、封都亭侯
徐世蓿唐代,唐朝开国将领
徐晦,唐代,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徐敬业 ,唐代,英国公、柳州司马
徐熙,南唐,画家,有作品《T堂富贵图》
徐徽言,南宋,抗金名将、衢州第一位武状元
徐达,明代,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
徐光启,明代, 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徐常遇,清代,文学家,广陵派创始者
徐希颜,清代,北洋海军左营守备,甲午海战战死
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三国:徐晃(曹魏)、徐盛(吴)、徐庶(蜀汉)
唐代:徐敬业(英国公)
明:徐达(中山王)、徐霞客(地理学家)、徐光启(科学家)、徐渭(文学家)
民国:徐世昌(民国总统)、徐树铮(将领)、徐志摩(诗人)、徐悲鸿(画家)
建国后:徐向前(元帅)、徐海东(开国大奖)、 *** (上将)
徐姓氏的由来
徐姓的由来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也有另种说法的是:
相传夏禹封伯益的儿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有徐君偃,他聪明仁爱,颇得百姓拥护,搐力日强。当时周穆王喜欢巡游四海,往往一出就是几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后来徐君偃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箭,他以为这是天赐祥瑞,顿时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诸侯听说他得了神弓神箭,纷纷前来归附,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进攻。周穆王此时正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那里作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回来得这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审时度势,不忍心让生灵涂炭,激流勇退,言即收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由于他很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周穆王见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公元前512年,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子的后代称徐氏,这便是徐姓的由来。
许与徐姓氏来历? 许姓和徐姓都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许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徐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一、许姓源出有:
(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虚,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周成王时,其始祖文叔被周分封在许国。战国初期被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卫国君主文公姬毁生有公子姬其浒,亦作姬其许,在姬其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春秋战国时期,“浒”与“许”二字通假,故而亦称许氏,但读音作hǔ。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①顺布鲁氏多冠汉姓为许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
(5)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 *** 、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 ***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二、徐姓源出有: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战国时,吴国灭徐,徐国的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2)源于子姓,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①氐族改徐姓:东晋时期氐族,分布于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进入南北朝后,基本都同化为汉族徐姓。
②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③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④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徐姓氏的由来? 徐姓,源出嬴姓。中国神话中传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遂分封其子若木于徐国(山东南部郯城一带),徐国历夏代、商代、周代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有徐群偃,他聪明仁爱,颇得百姓拥护,国力日强。当时周穆王喜欢巡游四海,往往一出去就是几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后来徐国君偃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箭,他以为这是天赐祥瑞,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诸侯听说他得了神弓神箭,也纷纷前来归附,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长安进攻。周穆王此时正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处作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料到周穆王来得那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不忍心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罢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公元前512年,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子的后代为徐氏。另外,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后代亦称徐氏。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郯城东南)。秦始皇时有方士徐福渡海访仙,三国时有名将徐晃、徐盛、文人有徐庶,唐代有名将徐茂功,五代有名画家徐熙、文学家徐谐、徐铉,明代有名将中山王徐达、文学书画家徐渭、社会学家徐阶、科学家徐光启、旅行家徐霞客、政治家徐恺廷等等。
徐姓氏的由来简介 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2]
徐若木
2、源于嬴姓,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①氐族改徐姓:东晋时期氐族,分布于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进入南北朝后,基本都同化为汉族徐姓了。
②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③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 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④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姓氏徐的由来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第一源流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徐姓的来历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baike.baidu/...oOaZmK
希望你满意……
徐姓的来历
徐姓起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
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
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
徐姓的由来
徐氏的起源 一、 姓氏源流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徐姓源流详介: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
徐姓的来历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baike.baidu/...oOaZmK
希望你满意……
许与徐姓氏来历? 许姓和徐姓都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许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徐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一、许姓源出有:
(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虚,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周成王时,其始祖文叔被周分封在许国。战国初期被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卫国君主文公姬毁生有公子姬其浒,亦作姬其许,在姬其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春秋战国时期,“浒”与“许”二字通假,故而亦称许氏,但读音作hǔ。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①顺布鲁氏多冠汉姓为许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
(5)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 *** 、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 ***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二、徐姓源出有: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战国时,吴国灭徐,徐国的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2)源于子姓,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①氐族改徐姓:东晋时期氐族,分布于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进入南北朝后,基本都同化为汉族徐姓。
②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③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④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徐姓的来源 简短 徐姓的来源(1)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春秋时,徐国被吴国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2)清代满族姓氏。
徐氏由来20字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2、源于子姓,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①氐族改徐姓:东晋时期氐族,分布于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进入南北朝后,基本都同化为汉族徐姓了。
②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③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4] 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④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徐氏家族的来历 40分 徐姓起源参考之一
徐源出于嬴姓。夏朝时,嬴姓祖先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在徐(今江苏泗洪县及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经夏、商、周,传至西周穆王时,有国君叫偃。徐君偃以仁义著称,深得百姓拥戴。有一次在疏导河道时徐君偃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他认为这是天赐的祥瑞,就起了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一些诸侯听说此事后,也纷纷赶来归附徐君偃。徐君偃于是改称徐偃王,率领拥护他的三十六国诸侯,起兵反周。此时周穆王正在昆仑山西王母那儿做客,得到消息后,立即让造父驾车返回镐京(参见赵姓),发兵讨伐徐偃王。眼看一场血战就要发生,徐偃王不忍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收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深山之中,结果徐国军队被打败。
后来周穆王了解到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就又封他的儿子宗为徐子,由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宗传位至十一世孙章禹时,徐国被吴国灭掉,徐国国君的子孙称为徐氏。徐福,也作徐市,秦朝著名方士,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人。他为迎合秦始皇迷信长生的心理,向秦始皇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能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秦始皇答应了。徐福便挑选童男童女几千人,乘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相传徐福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徐姓起源参考之二
在浙江省兰溪市生活着很多徐姓后人,仅在兰溪市章林村一个村就有1200多人姓徐。这个村的徐姓人家还保存着自己的家谱。
在兰溪市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天涯共此时》摄制组来到章林村,在村民徐寿泉家看到了他们世代保存下来的徐氏宗谱。兰溪当地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对这些家谱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姓呢,它是春秋时有一个徐国。这个徐国的一个国王叫徐偃王。他的子孙呢,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浙江应该是徐土,就是徐国的土地。这里呢都是徐偃王的后代。那么徐偃王是怎么能够到了这里呢?因为那个时候,另一个国家(楚国)要消灭它。徐偃王他心里不愿让老百姓牺牲,所以把许多人首先迁移到龙游,然后繁衍到这里的。那么作为整个浙江来说呢,在之江旁边,就是我们钱塘江,徐偃王的庙有30多个,来纪念他们的先祖。”
徐国被楚国灭亡之后,原来的徐国百姓便以徐为姓,这就是徐姓的开始。以后徐姓子孙四处迁移,逐渐遍及海内外。历史上的徐姓名人很多。如秦朝时的徐福,据说他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神仙,请得数千童男童女,乘船入海,但一去不返。三国时的徐庶,他因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及孝顺母亲而著称。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台湾,有1895年率领台湾义军抗日的徐骧。徐姓的现代名人有徐向前、徐志摩、徐悲鸿等等。在兰溪章林村保存的徐氏家谱中,还记载着一位与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徐林。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林呢,他是当初台湾府,属于福建省管辖的,他是在台湾府当同知。同知就是府太爷的助手,是第二把手,跟第二把手一样的。那么他管的工作呢就是管海防,管捕盗。雍正十三年,因为他的工作对台湾人民有很多贡献,(朝廷)给他一个表彰,奖励中间有几句话很关键的。躬恪慎,莅事精勤。分双旌五马之荣,襄六典九条之治。就是既按法制,又为人民服务。所以这样呢为台湾的人民作出贡献。”
除了徐林之外,清朝还有不少徐姓人家从福建、广东一带迁入台湾。因此,徐姓也成了台湾的大姓之一。
胡汝明说:“根据家谱来看呢,徐林到那里以后就再没回来,没有回来。从这一点上看呢,他的后人现在还在台湾。”
胡汝明还介绍说:“徐姓应该说在台湾也是个大姓。我认为恐怕总数在20万以内。徐氏也有徐氏大......
徐氏的起源是什么 徐姓起源有三:
源出嬴姓
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徐姓大祠堂
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山东南部郯城一带),“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1]
源出殷民六族
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他姓改徐姓而来
据《百家姓础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另外,南京徐姓,大多为宋朝秦桧后代,因不耻于秦桧所为,均改为徐姓。
徐姓起源及简介 姓徐的名人有哪些
导读: 徐姓的起源是什么? 徐姓是中国第十一位大姓,尤其在苏、浙、皖地区人丁兴旺。当今徐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51%,总人口大约在1900万。那么,徐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呢?姓徐的明星有哪些?快点随我了徐下徐姓起源及简介吧。
徐姓起源及简介
构成当代汉族徐姓主要有两支:嬴姓和子姓。
第一支出自嬴姓。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五帝时代金天氏少吴。少昊氏族最早活跃在今河北盐山东南,后南迁到山东曲阜地区,为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一支。少昊之孙皋陶在尧舜时为掌管刑法和司法之官,皋陶之子伯益为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之官,佐禹治水立有大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公元前512年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公元前511年,楚国灭越,徐国的领土归入楚的版图。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4000年前的夏朝,徐国获封,到战国时国灭,徐姓至少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二支出自子姓。周朝初期,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徐姓的外族血缘融入事件有:东晋北地氐族中有徐姓,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的氐族;蜀人賨族中也有徐姓;进入南北朝之后,这些少数民族的徐姓基本都同化为汉族了。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来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历史上徐姓的分布和迁移
从夏朝至秦初,徐姓一直活跃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的江淮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徐姓已经发展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西、四川、湖北等地。唐朝时,徐姓始入福建和广东,明初入台湾。由于徐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徐姓的伤害相对要轻。尤其在宋元明时期,徐姓在赣、浙、苏、闽四省繁衍最盛,形成了东海、高平、琅邪、濮阳、东莞五大望族,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东方大姓。
宋朝时期,徐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排在大姓第十七位。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2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东、江苏,这四省徐姓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五省,又占徐姓人口的80%。全国形成了以赣浙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区。两广、云贵以及西北地区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时期,徐姓大约有19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1%,排在第十位。浙江为徐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35.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这三省徐姓大约占徐姓总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四省,又占徐姓人口的21.6%。全国仍以长江口三角地区为主要的徐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和广东重新形成另一大块徐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徐姓的分布
当代汉族徐姓的人口已近1900万,为全国第十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1%。徐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四省,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西、四川、湖北四省,又集中了26.5%。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11.3%。全国形成了长江口三角地区、鲁豫、川鄂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中心。
历史上姓徐的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徐姓历代名人685名,占总名人数的1.5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位;徐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77%,排在第八位;徐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15%,排在第八位;徐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22%,排在第九位。
徐姓血型:
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4%,A型占29.2%,B型占28.1%,AB型占8.7%。
姓徐的明星
徐若瑄、徐静蕾、徐熙娣、徐熙媛、徐小凤、徐子淇、徐凤娇、徐怀钰、徐婕儿、徐英姬、徐自贤、徐贤、徐濠萦、徐锦江、徐子崴、徐小明、徐伟贤、徐乃麟、徐靖博、徐良、徐克、徐峥、徐皓峰、徐正曦、徐天佑、徐超、徐桑楚、徐海乔、徐德亮、徐亨。
姓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姓徐的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属兔、姓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