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的意义与价值)

2025-09-26 17:12:0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音乐疗法,以及音乐疗法的意义与价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音乐疗法?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作用,如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这种疗法即音乐疗法、也称心理音乐疗法。在最初阶段多采用单纯聆听的方式,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如包括简单乐器操作训练,还有选择地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

另外,人类通过身体可以感受到的音乐振动称之为“音乐体感振动”,即体感音波治疗系统,其最大范围为16~20000Hz,20~50Hz的频率范围最能够给人以安全舒适感,这种感觉是存在人的潜意识中。

烧伤康复是烧伤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治疗环节,良好宴樱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瘢痕的增生,友祥灶降低瘢痕增生、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明显减少后期整形手术的次数,降低治疗费用。儿童烧烫伤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表现为极大的不配合性,这主要与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关,表现为对疼痛的极大恐惧感,对康复师的不信任性。因此,如何消除这种烧伤后的疼痛恐惧感,在患儿与康复师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是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儿童具有好奇心强、主动参与性强、注意力容易出现转移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音乐治疗,尤其是带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治疗是烧伤儿童康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通过本组病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击鼓治疗是调动患儿主动参与意识的良好手段,在击鼓过程中患儿很容易与康复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康复师可以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如手法按压、被动训练等。同时在击鼓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变换的姿势、乐器种类等,患儿可以在手指精细运动、大关节运动等方面得到主动的康复锻炼,同时在击鼓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及游戏气氛,能很好缓解儿童对疼痛的恐惧感,转移对患肢的注意力,提高其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当然,部分患儿对于体感音波治疗、单纯录放乐曲也表现出很好的依从性,这类患儿更容易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音乐均有较好的感知力,对不同患儿可针对性选择击鼓疗法、体感音波治疗、单纯录放乐曲等方式,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但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客观性量化指标,这好扮也是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音乐疗法(你知道什么是音乐疗法吗)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由音乐、医学和心理学共同组成,是运用音乐为治疗媒介,来增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式。现代音乐治疗法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广泛应用。 目前音乐疗法主要应用在脑部损伤、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智力缺陷、分娩、精神病、老年痴呆、脑中风后遗症、儿童心理治疗、紧张焦虑、睡眠障碍、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人群。

音乐治疗学,起源于欧美20世纪中叶,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和传播速度。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同年中央音乐学院首次招收音乐治疗专业学生。1996年成立音乐治疗研究中心,至今音乐疗法正不断地发展壮大。 现已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失眠、脑出血、冠心病、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音乐治疗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NO.1

精神分裂症 是一种常见病,因还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即使逐渐增多抗精神药物,也不能保证患者全面康复。目前,许多学者运用音乐治疗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得到改善。音乐能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提高睡眠质量、让患者心情放松、促进认知能力的恢复,从而减轻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

NO.2

焦虑症 又称焦虑神经症,是神经症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等。焦虑症的发病率约占神经症的41%,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音乐治疗和针灸治疗。音乐治疗是一种自然疗法,现在正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指导患者尽量全身心放松,进行自由联想,每天聆听音乐2次,每次山磨咐 30 分钟,8周以后发现抗焦虑药物 结合 音乐治疗的效果比只用抗焦虑药物效果好。音乐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可应用于临床。

NO.3

抑郁症 又称抑郁障碍,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虽然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如果遇到诱因容易反复发作。音乐治疗能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丘脑的情绪中枢,促进啡肽的分泌,产生愉悦情绪。音乐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NO.4

睡眠障碍 是指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亦是睡眠和觉醒的正常节律交替紊乱。目前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大多数服用安眠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安眠药物不仅造成药物依赖,还影响患逗纯者生理功能。近年来用音乐疗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研究发现音乐能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还能帮助纤维肌痛患者提高睡眠质量。

目前, 精神疾病的治疗仍然以药物为主 。但严重的精神障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妊娠期妇女罹患精神障碍也不适合用药物治疗,尚未生育的患者也往往面临生育需求与病情反复发作不能停药的艰难选择。

音乐疗法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疗法”,以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不依赖药物,运用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使患者通过多种专业音乐行为,体验音乐,消除负情绪障碍,恢复或改善人的健康状态。

近年来,有关音乐治疗疾病方面的报道甚多,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音乐疗法值得肯定。但是音乐疗法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音乐类型的选择缺乏统一的标准,相关研究存在样本含量偏少的问题。另外,目前中国还没有类似美国音乐治疗师的资格认定和监控管理工作,使音乐治疗的开展存在一游辩定的不规范性。因此,中国音乐治疗要走的路还很长,仍需深入探讨,期待未来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供稿:生物制品管理科 吕慧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音乐治疗?

一、音乐疗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音乐治疗是指某些具有特殊旋律的音乐,包括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对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紧张、焦虑及正常人工作紧张、劳累,或人际关系不良导致的紧张、焦虑不安、失眠等心理性症状有调节或缓解作用。

二、医生根据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音调等不同,针对病人的症状给患者开出具有镇静作用、催眠作用、镇痛作用、兴奋作用和降压陆亩作用的处方,以进行治疗。另外病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爱好、欣赏能力、心境等在心理医生的参与下,自己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音乐处方”。

三、以下几种音乐都有其特定的功效:(1)舒缓、安静的音乐,如摇篮曲、小夜曲,适用于躯体活动疲劳之后。(2)小音量的音乐,临睡盯卖之前起催眠作用。(3)雄壮有力的音量用于埋头读写、演算或简单重复体力劳动时或体力劳动之后,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在早展起床时听音乐,有助于排除倦意起到提神的作用。在牙痛时凯悉逗,可起镇痛抑制作用。(4)轻松、愉快、舒适、欢乐的音乐,能改善和加强人的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增,进人体各种内脏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

关于音乐疗法和音乐疗法的意义与价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