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帕竹时期法律(帕竹王朝的兴衰)

2025-09-30 13:45:00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唐,元,明三代对西藏的联系与管辖的史实

唐朝时候,并立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宋朝,并立,当时是吐蕃诸部。归顺中央:元朝,招降吐蕃,从此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明朝,设立卫所和僧官管理西藏。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与中央政府一同管理西藏。

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设立宣政院_——元朝疆域辽阔,推行行省制度,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初,设立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

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地缘上,祖国大陆和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100米,过半地域深度只有50米,台湾岛与大陆最近处仅130公里。

1268年、1287年和1334年,元朝中央曾三次派官员在西藏清查户口,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了15个驿站,联成通往大都(今北京)的交通线,推行并确立了西藏地方的“乌拉”(意为徭役、差役)制度。

唐·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元·这个应该是藏族与蒙古族的友好关系(蒙古国师八思巴是西藏人,而藏传佛教对蒙古影响深远)明·明朝在藏区设置卫所,任命当地藏族首领管理藏族事务。同时建立僧官制度,利用宗教管理藏族人民。

唐朝西藏叫“吐蕃”不是唐帝国的领土,双方是邻邦关系。除了和亲以外,其实也有多次战争。公元1253年,旭烈兀西征,平吐蕃。此后元朝设置宣政院,以宗教管理日常事务。蒙古没有文字,西藏上师八思巴创蒙文。

绛曲坚赞的一生经历

1、后来,因与大司徒绛曲坚赞不和,于第六饶迥水龙年(公元1352年)去职,将权力交给其弟扎巴喜饶,跟从堪钦顿霞巴 桑结仁钦出家,受比丘戒,起法名为格微洛追。

2、与此同时,萨迦派内部的矛盾亦逐渐发展,1324萨迦寺分成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4个拉章,各领属民、土地。1351年,萨迦派在西藏的掌权地位被帕竹噶举派的大司徒绛曲坚赞取代,萨迦势力日渐衰落。

3、14世纪中期,帕竹势力壮大,其家族成员大司徒绛曲坚赞(1302-1364)击败萨咖地方政权,统一了卫藏地区,建立起帕竹地方政权。后于1618年为噶玛地方政府所取代。帕竹噶举派另一有座寺庙叫泽当寺,是1351年由绛曲坚赞建立的。

4、2 既悟明空了,空是体,明是用,明属气分能化现,故三身本具在明空之中。宁玛派说悟了明空,只有保任,三身自然显发,法尔本然,不须用功用去别修报化,虽修亦不成。

5、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 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

藏传佛教分为几个教派

1、藏传佛教主要有五大宗派,分别为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简称藏传佛教五大宗派。宁玛派 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

2、藏传佛教有8大宗派:宁玛派。修行大圆满。格鲁派。修行大威德。噶举派。修行大手印。萨迦派。修行大道果。噶当派。修行三士道。觉囊派。修行六瑜伽。希解派。修行墓瑜伽。觉域派。修行四分配。

3、藏传佛教分为 五大支派: 宁玛派, 萨迦派, 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

4、藏传佛教有四大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嘎玛嘎举派和格鲁派。密宗的教派很多,以藏密为例,主要分为四大教 派: 宁玛派。宁玛,意为古旧,又称红教 ,因行者身穿红衣而得名。

5、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指创建于西元8世纪晚期的宁玛派(俗称“红教”)、公元11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萨迦派(俗称“花教”)、创建于11世纪的噶举派(俗称:“白教”)以及创建于11世纪的格鲁派(俗称:“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