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深圳五险一金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五险自费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 2、五险全部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
- 3、五险一金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
- 4、五险一金一般个人扣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
- 5、个人五险一金交多少
- 6、五险要是自己交一个月多少?
五险自费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是1500元左右。五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总额×缴存比例,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随工资总额而变动五险一金计算公式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五险一金是指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全部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
五险一金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据了解,如果是以个人身份来缴纳五险一金的话,只可以办理居民医保、居民养老保险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其余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自己是不能单独缴纳的,得依靠单位才行。
至于自己交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我们可以从计算公式来了解,应缴纳保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按照规定,个人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各地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具体缴费标准可以向社保局咨询。
个人五险一金最低交多少钱?
五险一金最低标准指的是职工按照最低社保基数,最低社保比例和最低公积金缴存基数、最低公积金缴纳比例计算出来的结果。
五险一金最低基数*五险一金最低缴纳比例。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都是以平均工资为标准的,这样做的依据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劳办发[1997]116号)。该办法规定,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以平均工资为参考的基数对于单位缴费同样意义重大。尽管根据有关文件,企业要缴纳的社保费用是以企业工资总额的20%来做计算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个人账户的办法来约束企业,要求企业缴纳的时候,同样参考最高和最低基数标准。除了养老保险这个重头戏之外,多地的医保、失业等其他四保也是以这个基数为参考标准。
另外,按照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每年调整一次,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最低月工资标准,最高不超过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的3倍。
而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是“因地而异”的,一般来说,五险一金最低缴纳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9%+1%,个人缴纳比例2%+3;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缴纳比例0.2%(备注:农业户口不缴纳);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公积金:单位缴纳比例12%,个人缴纳比例12%。
可以登录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查看五险一金最低标准是多少。
五险一金自己交的比例?
社保月缴费金额计算公式如下:社保有缴费基数*社保缴费比例
当下社保遵循多缴纳多收益的原则,企业对员工缴纳的个人保险也会根据企业的实力选择不同的社保缴纳档次。当下以个人参保缴费金额为例,个体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月缴费标准分为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四个档次。最低档(40%)养老缴费由养老、基本医疗+大病互助(8.5%+1%)、生育险共同组成,月缴费金额共548.57元。一档(60%)月缴费金额为692.37元、二档(80%)月缴费金额为835.97元、三档(100%)月缴费金额为979.77元。
最低档养老费用为287.40元,一档、二档、三档分别为431.20元、574.80元、718.60元,基本医疗+大病互助线费用均为242.06元,生育险为19.11元。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在金额上可能会略有偏差。
——以上内容摘自公众号《生活百科大搜罗》
五险一金自己交多少钱一个月
1.500元左右。
2.社保全部个人缴纳,一个月交500元左右; 有单位的,一个月要交200多元。按照现行政策,要交满15年才可以办理退休的。缴纳的基数一般参照上一年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其中养老保险的最低缴纳基数是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的40%,缴纳比例是20%,医疗保险的最低缴纳基数是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的60%,缴纳比例是5%。每个城市每年的最低缴纳基数(缴纳基数就是月收入)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同小异,都是按照比例缴纳的,其实每个人也是一样的,收入不同,就看所在的单位是按照员工正常月收入来定缴纳基数还是按照每年城市最低的缴纳基数来定缴纳社保。
3.我国社保分为两种,一种是城乡居民社保,另一种是城镇职工社保。前者的待遇虽然不如后者高,但是胜在缴费压力低。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可以分开交纳,医疗保险缴费一年几百元,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朋友来说是可以承担的。而且居民养老保险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档次,通常低于当地灵活就业社保费用,在每年100元~7000元之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行选择。
拓展资料
什么是社保
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社保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当然,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五险”会变成“四险”。社保卡就是社会保障卡,是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卡。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不是医保卡,但社保卡具有医保卡的功能。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的社保卡涵盖医保卡功能。市民可以持社保卡办理就医购药、医保结算、住院就医等功能。简单来说就是社保卡不是医保卡,但可以当医保卡使用。
五险一金一般个人扣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
你好!五险一金一个月交多少钱由缴费比例与基数决定。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什么是社保?社保有什么用?一文弄懂
单位与个人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 3元。
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4、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职工个人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职工个人一分钱也不用缴。
6、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一般是根据员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来核定的,具体表现为:
1、上一年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300%及以上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2、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60%及以下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上一年月平均工资在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60%—300%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申报五险一金缴纳基数。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即上年度工资总额除以12。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得超过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关注专心保,1对1免费咨询,秉承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为你挑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让买保险变成一件容易的事!
个人五险一金交多少
五险一金交多少钱一个月需要根据个人工资、缴费比例而定。
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性的,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公司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缴纳,因此每个人五险一金并不相同。除此之外,各地可能略有不同。
养老保险: 个人交纳8%,单位交纳22%;
医疗保险: 个人交纳2%,单位交纳10%;
失业保险: 个人交纳1%,单位交纳2%;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只由用人单位缴纳,个人无需缴纳。
住房公积金: 个人和单位按相同比例交纳,比例为5一12%,由用人单位确定。
以深圳为例,深圳有几个不同档次的社保,而且深户和非深户的缴费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注意好户籍所在地,以及社保参保档次,还有上报的缴费基数标准,才能计算出每个月的社保费用。同样按照最低缴费基数2360元来参保,深户一档社保要缴纳1278.68元,非深户一档社保要缴纳1255.08元,非深户二档社保要缴纳723.59元。
五险要是自己交一个月多少?
如果是以个人身份来缴纳五险一金的话,只可以办理居民医保、居民养老保险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其余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自己是不能单独缴纳的,得依靠单位才行。
至于自己交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我们可以从计算公式来了解,应缴纳保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按照规定,个人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各地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具体缴费标准依照当地社保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