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体性篇原文及翻译)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离开六尘境相而有整全的体性,这里的体性是什么意思?
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在佛学看来,一切东西都随因缘生灭,没有恒常性,所以本性为空。
这句话讲的是一切万法都是有它的体性的。这个体性不是指佛性的那个体性。大家注意,不是讲道体的那个体性,它是指能够维持不变的,维持它不变异的性质。
如果离开现前六尘境相而仍有分别觉知之性,即真正是你的心;然而,如果分别觉知之性,离开六尘境相就没有体性了,那它不过是现前六尘的分别尘影之事,是虚幻而不是真心。
体性名词解释
1、而且因为时代的限制,他无法对灵感的产生作出科学的解释。 1《体性》:体指体貌、风格,性指作家的才性。刘勰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才性的表现,因此必然显示作家的个性。
2、文本体式,即文本文体的特定样式,好比一个人,既具有作为人类的共性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采。文本体式包含体变、体性、体貌三个基本要素,辨识文本体式,需要对这三个要素加以系统的考量。
3、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
什么是体性感觉?
体性( tǐ xìng)的意思: 常理解为性情;性格。如:跟他处事,可要懂得他的体性。区别: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亦称为性,故体即性。
体性的解释[disposition] 性情 ;性格 跟他处事,可要懂得他的体性 详细解释 (1).身体。 《 国语 ·楚语上》 :“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 股肱 , 至于 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
根尘因缘和合而生识。所以离六尘相,而现六根。体性是真实本性。如果以唯识宗,这里的细节,不是这么简单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皆归于心。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如本性。
佛教中所说体性,自性,本性,空性之类的词是什么意思?
1、这里的自性是指一切有情的本心,用唯识学的观点讲它就是你第八阿赖耶识转识成智之后的那个东西。
2、能所不二,空色一如,就是空性。说白了就是合二为一。二就是分别,合一就是不分别,一切平等。这个空性是“真空”,所谓“真空不空”,这个空不是与有相对的那个空,有相对就还有分别。空性亦忘,就是见自性。
3、就是「自我的本性」意思 释迦牟尼佛说:「众生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
4、空性是以这个物质世界的空来比喻精神世界那个自性的。比如虚空,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也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如果说虚空本无所有,那么如果没有空,世界就不能安立,就像屋子里没有空隙就容不下东西。
5、空性,全称闻思空性,是佛教术语。谓悟入空观所显示的真实的本体。简单讲,无我,无自性,即是空性。空性见与大悲心双运,这两者的结合非常的深广,能够修学这样的空性见的菩萨行者,他是非常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