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石家庄平均工资(石家庄平均工资标准2020)

2025-08-04 11:40:33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河北省平均工资

法律分析: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717元,与2017年的63036元相比,增加了5681元,增长9.0%。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633元,比上年增加6367元,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3%。

分设区市看,全省有5个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廊坊85563元、石家庄(不含辛集市)73903元、唐山71894元、秦皇岛71316元、沧州70361元。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在第6位到第11位的分别是保定(不含定州市)66548元、张家口64084元、邢台61527元、承德61475元、衡水60987元、邯郸59888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石家庄新华区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

4382元。

石家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2442元数据显示,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7323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4942元。数据显示,2020年河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7323元,与2019年的72956元相比增加4367元,

2017年石家庄各行平均工资

2017年石家庄各行平均工资

2017石家庄各行业平均工资出炉!哪个行业工资最高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石家庄各行平均工资,欢迎大家参考!

【2017年石家庄各行平均工资】

【2017年石家庄最低工资标准】

从12月1日起,河北省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480元、1420元、1310元、1210元;对应的小时标准各档依次为15元、14元、13元、12元。这是继2012年12月1日上调之后再次上调。与目前相比,调整后执行最高档标准的地区比目前的1320元上涨160元,执行最低标准的地区上涨170元,涨幅最大。

其中,石家庄市区、保定市区、廊坊市区、唐山市区、秦皇岛市区等适用最高档标准,最低工资将达1480元,对应的小时标准15元。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执行。

最低工资标准是依法确定的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法律底线,用人单位支付给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值得提醒的是,试用期、学徒期、见习期以及以劳务派遣形式被派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也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对违反最低工资制度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确保最低工资制度贯彻落实。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已于2003年12月30日颁布。

据了解,《最低工资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

一、最低工资标准是少数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确无正常工资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有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将最低工资作为正常的工资支付标准。

二、用人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应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并事先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劳动保障部门对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要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加强跟踪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基本劳动报酬权益。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恢复正常后,应及时恢复或提高工资标准。

三、劳动者在试用、见习、熟练或学徒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劳动关系事实已经成立,适用最低工资规定。

四、劳动者法定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和产假、哺乳假等假期,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应视为提供正常劳动,适用最低工资规定。

五、国家、省对相关劳动定额标准有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动定额标准计算劳动者工资。暂时没有相关劳动定额标准的,用人单位必须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并据此确定基本计件单价和超额计件单价。基本计件单价应根据法定工作时间内绝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完成的正常劳动量确定。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按基本计件单价计算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河北省2020年平均工资是多少

河北省平均工资是多少?河北近日公布了全省各地的平均工资,其中石家庄等5个城市平均工资高于全省,下面是整理的相关详情!

河北省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921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4084元。

河北公布平均工资石家庄等5个城市平均工资高于全省

河北省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921元

,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0921元,与的45114元相比,增加了5807元,增长12.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2409元,比上年增加6170元,增长13.3%。扣除物价因素,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1.6%。

分设区市看,全省有5个设区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廊坊市63455元、秦皇岛市54946元、唐山市54407元、石家庄市(含辛集市)53466元、沧州市52654元。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在第6位到第11位的分别是保定市(含定州市)48422元、承德市47290元、张家口市46987元、衡水市46342元、邢台市45387元、邯郸市44930元。其中,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53830元,保定市(不含定州市)48402元。

,定州市和辛集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48834元和44681元。

分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看,高于全省平均工资的行业有8个。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398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5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548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8倍;金融业7479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1968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8.7%;住宿和餐饮业3283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4.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336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5.5%。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4.77:1,比的5.36:1差距有所缩小。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为52686元,其次是其他所有制单位,为49885元;第三位是集体单位,为40637元。

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4084元

,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4084元,与的31459元相比,增加了2625元,增长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1%。

分设区市看,各设区市及省直管县(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均达到2.9万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3个市,分别是廊坊市38283元、唐山市38140元、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3500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个市分别是秦皇岛市33439元、沧州市33218元、保定市(不含定州市)33027元、承德市32401元、衡水市32378元、邢台市31327元、邯郸市31052元和张家口市29120元。

,定州市和辛集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30000元和33672元。

三、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

,全省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4042元,与的41504元相比,增加了2538元,增长6.1%。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82962元,专业技术人员53328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0241元,商业、服务业人员36289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0420元。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1.88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2.4%。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9:1。

附注:

一、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1.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方法,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省、市、县各级统计局组织实施。调查对象包括城镇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以及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等单位。

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各类法人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就业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从起,将在岗职工中的劳务派遣人员进行了单独统计。

其他就业人员是指除在岗职工以外,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业人员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统计部门根据基层单位上报的就业人员和工资总额年报表汇总计算而来,用各个单位的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相加,除以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计算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相加除以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底共调查了全省6.2万个城镇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643.6万名就业人员(其中在岗职工599.8万名)的工资情况。

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根据《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以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城镇私营单位为总体,在保证19个行业、11个设区市及省直管县(市)代表性基础上,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调查了1.5万个城镇私营单位,138.5万名就业人员的工资情况,进而推算出全省和分市、分行业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3.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不同岗位平均工资。

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是在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内,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共16个行业门类的2.94万家法人单位,对591.2万名就业人员不同岗位的工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单位的就业人员按岗位分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类。

二、工资总额由哪些项目组成?

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含计时标准工资)、计件工资、计件超额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按工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各单位支付给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工资总额还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代缴的各种税、费款及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包括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且是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工资总额计算方法并不是大家一般理解的基础工资,不只是按实际发到就业人员手里现金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