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
- 2、个体户啥意思
- 3、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
- 4、什么是个体工商户?
- 5、个体户是什么意思
- 6、个体工商户什么意思?
“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
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家庭或户,个体工商户还可以起字号,并以其字号进行活动;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家庭或户。
《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它们的债务,在个人经营的情况下,以个人财产承担,在家庭经营的情况下,以家庭财产承担。
个体户一般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办法由税务确定:
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办法,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税率称为征收率。
考虑到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规模小,且会计核算不健全,难以按增值税税率计税和使用增值税专用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实行按销售额与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建议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律调整为3%。
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只能够开具普通发票,不得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个体工商户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户的区别如下:
个体工商户:
一、个体户不需要注册资本、只需要投资额,不需要会计每月报税
二、个体户每月需要工商管理费及国、地税定额税(按区域工商局收费)
三、个体户企业企业只能为:XXXXX贸易商行、XXXXX经营部....
四、个体户(经营者)不能变更
五、需要流动人口婚育证(本地人则不需要),一寸照片两张六、所在地的房产权
小规模纳税人:
一、有注册资金和办公场所限制。
二、股东最低需要两人以上.
三、需要会计每月申报税率(无营业额只需零申报)
四、不城要缴工商管理费及国、地税定额税
五、有限公司可以变更任何一项范围(除工商注册号及税号不变)
六、经营期限比较长
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需符合以下条件: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一般纳税人可分为生产供应商(工厂、企业、公司)或者是中间批发商或者是零售商,但是必须达到如下标准:
从事生产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其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适用50%的标准)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税方法上也不同,使用的税率也不一样。一般纳税人一般是查账征收,小规模纳税人是核定征收。
扩展资料:
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人或家庭,应当持所在地户籍证明及其他有关证明,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对符合条件的准予填写申请登记表,在受理登记15日内,做出审查决定,核准登记的发给营业执照,不予登记的,书面通知本人。国家规定经营者需要具备特定条件或需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在申请登记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核准时限国务院《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为15日内。办理时限:在文件证件齐备的前提下,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及年检验照为1个工作日(即来即办)。
参考资料:个体工商户-百度百科
个体户啥意思
个体户是对城乡个体工商户的一种俗称,是在我国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剥削他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特点是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为主,或雇佣少量劳工,用自有的生产资料和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户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个体户生产经营。
法律依据
《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条 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
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
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个体户要缴税吗?针对这两大问题,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了解,特别是第一次当老板的人,第一次接触这些,今天曼德企服为大家排忧解难,一起来看看吧!
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营业执照,个人单独从事生产、饮食、修理、销售等行业的个体劳动者。
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
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核定征收的税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开具发票金额小于定额的,按定额缴纳税收,开具发票超过定额的,超过部分按规定补缴税款。如果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的(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个体户要缴税吗?
个体户是自由经营的行业,但也是需要缴纳税费的,不能偷税漏税。税务部门对个体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
开具发票金额小于定额的,按定额缴纳税收,开具发票超过定额的,超过部分按规定补缴税款。如果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的(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个体工商户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个体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对账证健全、核算准确的个体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以上就是个体工商户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了,相信第一次去办理这些业务的朋友都觉得繁琐吧?更多关于个体工商户的知识,可以咨询曼德企服了解。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
1、个体工商户含义:
指公民个人或家庭依法经核准登记,以个体财产或家庭财产为经营资本,在法定范围内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一种特殊民事主体。在我国,个体工商户是作为公民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其实际上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仍然是公民(自然人),但此时的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是以户的特殊形式出现的,法律地位比较特殊。个体工商户有个人经营、家庭经营与个人合伙经营三种组织形式。
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自然人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均为个体工商户。根据法律有关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主要是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此外,国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
2.纳税方法:
个体工商户通常是定额税,不用请人做账,即不管你实际当月的收入支出情况,每个月税金是固定金额的。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家庭或户,个体工商户还可以起字号,并以其字号进行活动;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家庭或户。
3.与一般纳税户和小规模纳税户的区别:个体户有可能成为一般纳税人,也有可能成为小规模纳税人,这主要取决于经营规模和帐务的完善程度。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属于公司法的范畴。而公司的种类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一般都是注册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一般人都达不到。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纳增值税的,税相同税率不同,二者的性质也不同。
扩展资料:
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
为规范个体工商户的登记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依据《行政许可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国家工商总局7月28日发布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将从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管全国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本地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工作。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负责本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登记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工商所进行个体工商户登记。
《规定》细化了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申请与受理程序,明确要求登记机关对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除当场登记的外,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登记机关作出准予登记的,应当发给申请人准予个体工商户登记通知书,并在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予登记的,应当发给申请人不予个体工商户登记通知书。
《规定》还细化了撤销登记与注销登记的相关情形。《规定》指出:登记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登记的或者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登记的,作出个体工商户登记的登记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个体工商户登记,发给原申请人撤销个体工商户登记决定书。
关于注销登记,《规定》指出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依法被撤销或者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依法被吊销的;因不可抗力导致个体工商户无法经营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手续,并发给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决定书。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登记申请,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并发给申请人不予受理通知书。对于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个体工商户登记范畴的,登记机关应当即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体工商户 百度百科-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
个体户是什么意思
个体户是对城乡个体工商户的一种俗称,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剥削他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特点是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为主,用自有的生产资料和资金独立地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
法律分析
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家庭。单个自然人申请个体经营,应当是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家庭申请个体经营,作为户主的个人应该有经营能力,其他家庭成员不一定都有经营能力。个体工商户享有合法财产权,包括对自己所有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据法律和合同享有各种债权。在个体户办理好营业执照后,想要正式合法经营,在一个月内还需要去税务局依法办理好税务登记包括地税和国税,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建立账簿,此时就需要交税了。有三种税收制度:分为查账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和核定征收。对于生产规模大、帐证齐全、核算准确的个体户征收,依照个体户进行税金的征收;对于生产规模小又缺乏建立账簿能力的个体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即确定时间段和确定金额的税金征收;对于具有其他情况的个体户,税务部门有权利确定其应该缴纳的税金,对其进行核定征收税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十四条 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第五十六条 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个体工商户什么意思?
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且从事工商业经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自然人。且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十四条
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条
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
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