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公示方式(特殊动产公示方式)

2025-08-05 03:12:32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公示方式有哪些

公示方式有: 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 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 3、 劳动合同 约定法 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 5、传阅法; 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 7、意见征询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公示形式有哪几种

网络公示;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公示;人大、机关、单位、小区居委等张榜公示;新闻发布会公示;内部公示等等。

公示的内涵与性质显然不同于告示和公告。所谓公示,它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事先预告群众周知,用以征询意见、改善工作的一种应用文文体。公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公开性

所谓公开性,就是指它所写作的内容、承载的信息,都是要向一定范围内或特定范围内的人员公开出来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和了解的,具有较强透明度,不存在任何秘密和暗箱操作。

(二)周知性

所谓周知性,就是指它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关注它内容与信息的人们都了解是怎么回事,从而参与其事。

(三)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公示的时间要科学合理,不但要反映公示的过程,更要反映出公示的结果,反映出群众的意愿。公示是事先的公示,不是事后的公示。公示的内容是初步的决定而非最终的决定。如果是最终的决定就必须在“公示”前言中加以说明。

(四)民主性

所谓民主性,就是指公示的过程与结果,都是公开、公平、公正的,都是有群众参与和监督,并为他们所认可的。

公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有着自己较为固定的格式。一个完整的公示应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有时,也可有附录或附表、附图。

扩展资料:

公示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通常如下:

(一)标题:“公示”或“关于×××的公示”

(二)正文

1、进行公示的原因;

2、事物的基本情况。党员发展公示一般要包括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入党时间等;

3、公示的起始及截止日期(以工作日计),意见反馈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

4、发布公示的单位名称(加盖公章)及发布时间。

公 示

经本人申请,党组织长期培养考察,近期确定×××等3名同学为拟发展对象,根据中央及我院党委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规定,现公示如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系别班级 职务入党时间

××× 男 1985.6 ××系03级××××1班 班长 2007.9.1

××× 女 1985.7 ××系03级××××2班 团支书 2008.10.1

××× 女 1985.8 ××系03级××××1班 2008.11.1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12月6日—12月10日,凡对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系党总支反映,也可直接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系党总支:×××××××× 党委组织部:××××××××

××系党总支

××年××月××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示

公示方式有哪几种

规章制度公示方法: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3、劳动合同约定法;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5、传阅法;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7、意见征询法。

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1、网站公布(举证困难);2、电子邮件告知(举证困难);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举证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