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机关法人(机关法人是什么意思)

2025-08-07 18:01:4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机关法人

机关法人编辑词条 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活动经费,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各级国家机关。机关法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机关法人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机关法人的活动方式是利用国家权力对教育、文化、军事及其他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同时,从事司法活动的法院、检察院也属于机关法人的范畴。 (2)机关法人成立的方式为特特设立。由于机关法人的设立取决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因此其设立无须经专门机构核准登记。 (3)机关法人的经费由国家预算拨给。机关法人只进行行政管理,不从事经营活动,因此机关法人无法像企业法人那样通过经营获得盈利,机关法人的活动经费由国家拨给。 (4)机关法人不得从事商业经营,不得乱集资、乱收费,同时不得滥用经费。这是对机关法人的限制性要求。 特别提示 (1)机关法人不得经商,但不表示机关法人不能参与民事活动,否则就称不上是法人了。机关法人可以法人资格与其他主体进行经济交往,如购置办公用品等。 (2)机关法人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司法机关。 机关法人是指各级政党机关和国家机关。包括: 1、县级以上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 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 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 4、县级以上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机关; 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机关; 6、县级以上各民主党派机关; 7、乡、镇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 下列单位不作为机关法人: 1、政府的临时机构和组织,不单独作为法人单位,归入所隶属的部门。 2、改革前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但现已改为公司,但仍具有部分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如: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集团公司等应为企业法人。 3、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且比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如果领取的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应为事业单位法人。如:企业调查队、城市调查队、农村调查队等 设立机关法人,能有效地解决难度大、效率低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确立了机关主体资格,奠定了机关工作的法律基础,增加了机关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机关法人’的设立能进一步理顺了各种关系,有利于加强机关工作进行的建设。首先,机关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各项事务,使得本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司法其他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更直接。更便捷,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其次,明确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减少了工作进行的后顾之忧;能够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机关成为“高效廉洁”的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法总则中的机关法人指的是什么?

机关法人,是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并因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国家机关以法人身份出现,与对方自然人或法人一样是平等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主体。[1]它确立了机关主体资格,奠定了机关工作的法律基础,增加了机关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机关法人的设立,能有效地解决难度大、效率低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区别

1、机关法人,是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并因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2、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组织,包括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事业的单位。它们与企业法人的区别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3、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地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

4、社会团体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