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免于起诉(免于起诉能当警察吗)

2025-07-31 13:10:2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免于起诉和不予起诉的区别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的界定如下:不予起诉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免于起诉主要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区别(一)、两者适用的条件不同(二)、两者决定的因素不同(三)、两者适用的范围、对象不同免予起诉仅适用于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被告人:基础: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予起诉和免于起诉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起诉和免予起诉都是人民检察院在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时所作出的决定。

免于起诉和不予起诉适用的条件和性质不同,具体如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起诉和免予起诉都是人民检察院在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时所作出的决定。

免于起诉

法律分析:免于起诉是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规定,但依法不需判处处罚或免于刑罚。

免于起诉,是指对那些已经构成犯罪,但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可以免除刑罚或者不用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人民检察院所依法作出的不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决定。若犯罪分子被免于起诉,则所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就此终止。

免于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

免于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免于起诉的前提是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微。

免于起诉要走什么程序

1、刑事案件免于起诉程序为:制作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的宣布和送达,解除扣押、冻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对公安机关的意见进行复议、复核,对被害人、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进行复查。刑事案件的判刑标准。

2、我国检察院不起诉决定适用什么程序,怎么走 (一)审查。经过审查起诉,认为需要作不起诉处理的,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写出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检察长决定或由主管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3、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

免于起诉是什么意思

免于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

免于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免于起诉的前提是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微。

法律分析:免于起诉是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规定,但依法不需判处处罚或免于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