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沙孟海(沙孟海题写的匾额)

2025-08-03 15:02:31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沙孟海的诗词

1、塘溪沙村寻古 ---沙孟海沙文求与沙耆故居 梅岭北麓下,有溪水冽冽。 泠泠涧石间,寒冬犹不涸。左岸茶梅开,艳丽多颜色。逶迤古人道,寻访古人村。路遇二三子,问询情意真。笑语相告诉,顾首指前程。古树扶蔬处,即是沙氏居。

2、“到处溪山如旧时;此间风物属诗人”——出自沙孟海的行书《到处溪山》七言联。这个书法作品表达了作者闲适随遇而安的思想。这个到处可不是现在的到处的意思。

3、沙孟海贺赠联 下笔开生面; 搴帷览物华。 ——赠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何水法 海内存知己; 人间重晚情。 ——集唐·王勃、李商隐诗句赠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王个簃 净心抱冰雪; 努力爱春华。

沙孟海的故居

1、沙孟海旧居坐落于杭州龙游路15号,当代中国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曾居住于此,占地面积8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1平方米。秉承沙孟海先生的遗愿,其家属将其数百件书法和篆刻作品及珍贵文物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2、“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三层,面积300余平方米,分为“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制作与演奏”、“馆藏古琴解读”三个单元。

3、这次自然风光看得较少,反倒是游览了西湖边的博物馆,沙孟海故居和连雅堂故居,也很有意思。博物馆里随手拍了武曾保的两幅作品。个人非常喜欢, 感觉花卉飘零而有风骨,虽然寥寥数笔,但奇趣纵生。

沙孟海的人物评价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

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作品鉴赏: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蕙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吴昌硕 沙孟海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书坛泰斗级的人物,他的书法雄强磅礴,气象万千,绚烂明媚。本联即为沙孟海晚年书法的典范。

沙孟海的成就

沙孟海先生任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有人说,单就印学方面的成就,沙先生是历任社长中成就最大者。除了印学,沙先生也是书法的集大成者,参观其故居,了解其生平,可见他做学问之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深荷书法硕望的沙孟海先生,几乎是现代书法的“活书史”。该现当代的书法就不能不提沙老,这已经成为既成的历史事实了。近年问世的《沙孟海书法集》,集中展现了这位在书法事业中求索了近一个世纪的大书家的艺术成就。

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沙孟海,1900年生于浙江鄞县。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沙孟海的人物年表

1、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

2、——吴昌硕 沙孟海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书坛泰斗级的人物,他的书法雄强磅礴,气象万千,绚烂明媚。本联即为沙孟海晚年书法的典范。此联上联不知出处何在,下联出苏东坡《蜡梅一首赠赵景贶》诗。

3、周昌谷是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 江左文人推老宿; 暮年风节重山丘。 ——1942年1月代蒋介石撰挽江苏省省长韩国钧(紫石) 吾家获再造,繄母之力; 有亲弗能养,生儿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