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红(李培红简历)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随着节目类型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观众审美出现了什么变化?
随着节目类型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观众的审美趣味,也趋向多元。
20世纪在80年代为观众所广泛熟知的著名主持人并不多,除沈力、赵忠祥、鞠萍、岳斌、陈铎、虹云等专题节目或纪录片的主持人外,一些兼有深度报道与评论色彩的新闻栏目也打出了"主持人"的旗号,如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栏目的肖晓丽和《周末热门话题》栏目的乔冠英、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的主持人李培红,以及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的程鹤林,等等。
但他们仍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而是扮演了一种播音员兼评论员的过渡性角色。至20世纪80年代末,主持人作为电视专题节目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业普遍认同的观点,在国家的电视业规划层面上,对优秀主持人的培养和选拔也已经提上日程。人们已经意识到从播音员直接转型的主持人因缺乏一线实践经验难以适应"主持人节目"这种"采编播合一"的生产体制。
后来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的敬一丹在80年代中期即热切呼吁新闻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的改革,改变主流广播电视院系"采编播分离"的传统培养方式以回应时代的要求。[727]这些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理念探讨,以及以《为您服务》为代表的主持人节目的操作经验,均成为这一时期电视专题节目领域的宝贵行业经验,为90年代主持人节目和主持人行业在中国的全面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在1982年前后进入了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风光类纪录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的《祖国各地》为播出平台,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成绩斐然。但这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多千篇一律、缺少创新,初时因满足了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阴霾、急切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中国人的文化冀求而深受观众欢迎,但这种新奇感到了1982年前后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接受上的疲劳,风光类纪录片在题材和形式上均有迫切的革新需求。
而与日本合拍《丝绸之路》的巨大成功,则为这种需求提供了理念和手段上的直接指引:在题材上,为风光片注入浓郁而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在规模上,则追求系列化、大容量的"巨片"效果。这种变革意识与此一时期大量供职于电视业的文化精英及其主导的强劲精英话语对大众加以引导和启蒙的需求不谋而合,因而缔造了一个中国电视史上绝无仅有的"纪录大片"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启是以1983年《话说长江》取得的巨大成功为发端的。在与日本NHK合拍《丝绸之路》取得意外成功后,中央电视台决定"趁热打铁",再拍一部关于长江的纪录片。该片的筹备从1978年即已开始,但因资金、技术、设备的欠缺而一直未能开拍。直到一位从小在武汉生活过并对长江感情颇深的名叫佐田雅志的日本歌星提出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并提供拍摄所需的资金,拍摄工作才正式启动。
双方原本商定日本负责成片的制作,中国将日本版直接翻译过来在中国播出,但拍摄完成后等了将近一年,日方也没能将这部纪录片制作出来,原因是佐田雅志因投资该片陷入了债务危机。因此,中央电视台决定将全部拍摄所得素材索回,自己制作中国版。资深纪录片编导戴维宇奉命挑起了制作这部在当时来说规模最为宏大的纪录片的重担。最终的结果就是1983年8月7日这天25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的横空出世。
由于拍摄工作由中日双方共同完成,所以《话说长江》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当时的一流水平。《丝绸之路》在中国播出时因未进行栏目化编排而导致失败的教训也被中央电视台吸取,时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兼《话说长江》主要撰稿人的陈汉元严格规定《话说长江》每周日晚播出一集,每集20分钟,这使得该片很快就培养起一大批在固定时间准时打开电视机的庞大、稳定的观众群体。
此外,导演戴维宇还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两个"主持人",即话剧演员陈铎和播音员虹云,让他们以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结构形式,如讲故事一般将长江两岸的历史文明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观众对此"欣喜接受……相随以行,乐而忘返"。
一贯"曲高和寡"的电视纪录片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独具一格的社会语境中找到了通向辉煌的路径,《话说长江》的收视率曾高达40%,至今仍占据着中国纪录片收视率第一的宝座——这个记录似乎也不再可能被打破。
《话说长江》的巨大成功令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极为振奋,这种画面奇诡、旁白华丽、思想深邃、规模宏大的风格很快成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纪录片不断追随和发扬的对象。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又相继播出《话说运河》《唐蕃古道》《黄河》《万里长城》等被冠以"大型电视特别节目"的纪录片,但这种节目形态的影响力却处于不断衰微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其他节目类型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观众的审美趣味与文化选择也势必趋向多元;另一方面,在主导这一时期电视文化的精英话语的强势影响下,纪录片最初的朴素纪实功能逐渐让位于另一种更为激进的功能——政论,这也自然使纪录片在发展的过程中日渐远离了其诞生之日的初衷。
至于在1988年引发了一场舆论震荡的纪录片,这部从很多方面看都不符合纪录片标准的"纪录片"所产生的争议及其不可避免的陨落,则可被视为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在80年代的"辉煌"的终结——电视业的精英话语最终抛弃了电视媒介的本性并繁育出了一套凌驾于电视之上的文化逻辑,却也最终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文化所抛弃。
因此,大型人文风光类电视纪录片在20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说是纪录片作为一种节目形态在专业主义理念和实践上的成功,不如说是下面三种文化力量的融合:纪录片创作者所奉行的精英话语,弥漫于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与进取情绪,以及融合了中国传统宣教思想和国际通行纪录片摄制手法(如长镜头和同期声)的一种"不充分的纪实精神"。
而三者的成功融合,又托庇于80年代中后期较为宽松的文化空气与刚刚起步、尚未发展成熟的电视产业化机制所营造的"文人电视"空间。因此,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骤然改变,电视纪录片这种在中国天然带有理想主义与人文气质的节目形态,也不可避免将要陷入长时间的低迷,只待二十多年后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作品横空出世,才算完成了它无法逃避的、漫长而痛苦的嬗变。
陪伴《新闻联播》9年的欧阳夏丹,笑容留给观众,心酸留给自己,后来怎样?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曾经被誉为《新闻联播》最年轻国脸的欧阳夏丹,曾经有好一阵子没有呈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了。以至九月份的时分,央视连续推出了四位新掌管人,要晓得上一次推出四位掌管人的时分那可是九年之前的事了。
这也不由让大家伙产生了疑问,这个掌管了10年《新闻联播》的欧阳夏丹去哪了呢?
1977年,欧阳夏丹出生于广西桂林,在家里排行老二,前面还有一个姐姐。小时分家里条件不错,虽称不上小康家庭,但也衣食无忧,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医生。
遭到父母的影响,欧阳夏丹小时的幻想是长大成为一名人民教员。至于掌管人,欧阳夏丹觉得这种职业和本人基本不挨边,想都不敢想。
16岁那年,就在欧阳夏丹正在一心备战高考的她,得到了父亲被查出的肝癌晚期的音讯,要晓得父亲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于是家里一切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的身上。
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花光了一切存款。欧阳夏丹便想着停学打工填补家用,但父亲却说什么也不同意,还跟欧阳夏丹说:假如你不安心学习,爸爸如今就出院等死。
为了照顾姐妹俩,母亲不停地彷徨于医院和家里,就连那一年的春节,一家四口也只是简简单单在医院渡过的。
但是,亲情照旧没能抵过病魔。
那一天欧阳夏丹正在家里温习功课,母亲比平常更早回来。翻开门,眼前是母亲被亲人扶持着的场景,看到小夏丹,母亲颤颤巍巍的启齿说:丹丹,你爸爸走了。
这样的一句话对欧阳夏丹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和父亲相处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欧阳夏丹的脑海里闪过,想到本人之前和父亲抢着电视不让他看球赛,欧阳夏丹忍不住哭了出来,一边哭还一边说:我爸平常那么喜欢看球,我为什么没有满足他的心愿呢?
送别典礼过后,母亲早早整理好状态,比之前愈加努力工作赚钱,她晓得如今的这个家只能靠她撑下去,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倒下。
在母亲的鼓舞下,欧阳夏丹拿到了那一年的高考文科状元。这样的成果原本考取北大或者清华都是绰绰有余,但恰逢那一年广院在桂林播送电视台设立了招生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欧阳夏丹去参与了面试,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广院录取了。
那一年,欧阳夏丹18岁,以桂林文科第一的成果胜利考进了广院播音系。
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欧阳夏丹的母亲被查出了乳腺癌,但母亲照旧让欧阳夏丹以学业为主,不要由于本人的事分了心。从这以后,欧阳夏丹愈加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本人能够早早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转眼间,四年大学光阴完毕,教师通知欧阳夏丹她能够保送本校的研讨生,但另一边上海电视台也来到了广院招人,欧阳夏丹觉得这是个让本人离掌管人更进一步的时机,便回绝了保送,拾掇拾掇行李,开端了她的沪漂生活。
刚来到上海那会儿,欧阳夏丹谁也不认识,亲人朋友都不在身边。但好在欧阳夏丹的性格大大咧咧,为人又好相处,很快就跟同事们打成一片。
第一次掌管新闻播报的时分,欧阳夏丹整个人都慌张的不行,制片人李培红也被这个积极进取的小姑娘给吸收了,通知她讲稿子一定不能完整依照记者写的念,要本人找出关键信息再用本人的话整理出来。欧阳夏丹听了这话,简直每天清晨就赶到办公室把稿子一遍又一遍的修正,直到李培红觉得称心为止。
时间长了,欧阳夏丹还真就打造了本人的掌管作风,以至成为了当时上海电视台的当家花旦。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欧阳夏丹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分决议分开上海去央视从零开展。要想在一行走下去就要不时地创新,既然央视对欧阳夏丹抛出了橄榄枝,而本人的确也需求一个更大的舞台,这样的时机怎样能错过呢?辗转反侧三个月以后,欧阳夏丹从沪漂变成了北漂。
等到了北京,为了省钱欧阳夏丹住在木樨地,一个80年代的老房子。
一进屋欧阳夏丹就傻眼了,房间里空空如也,别说衣柜了,就连个暖气也没有。但是能咋办呢?毕竟是本人选择的,再难也得坚持下去啊,怎样说也是到了北京了,离幻想更近了。
从《第一时间》开端,欧阳夏丹一路走来,日夜颠倒成了欧阳夏丹的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央视的第三年欧阳夏丹就被评为了2005年年度央视十佳掌管人,第五年又胜利拿下了金话筒电视掌管作品奖,随后欧阳夏丹又登上了春晚和元宵晚会的舞台。最值得自豪的是2011年,她经过央视的公开竞聘胜利走进了新闻联播的直播间,也成为了新闻联播历史上最年轻的国脸。
但是为了新闻事业,欧阳夏丹牺牲了本人的个人生活,哪怕曾经43岁,感情阅历照旧是一片空白。
至于这一次欧阳夏丹长时间的消逝,外界更是众口一词,有人说欧阳夏丹只是工作调动,并没有分开央视。
还有人说欧阳夏丹的分开是为了本人的私生活,毕竟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一个人终老。
但是星星置信,不论欧阳夏丹是出于什么缘由,观众们都会给她最好的祝愿,并期盼着她重回神坛的哪一天。
2021年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名单
2020年东京残奥会,是由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于2021年8月24日开幕,下面是我分享的2021年残奥会中国代表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代表团残奥会名单
团部
团长:张海迪
执行团长:周长奎
副 团 长:王梅梅
秘 书 长:赵素京
副秘书长:尤 亮、张俊杰、吴竞军
团部成员:
王宏伟、王 冰、池俊常、赵 谦、马历涛、勇志军、杨冬平、王 波、宋博华、黄伟峰、姚 迪、马星灿、于晓云、罗 涛、额 敦、宋 宇、高 巍、邵 君、何 璐、张丽媛、周晓杰、闫 立春 、徐 敏、崔志刚、田 浩、文 梅、陈 曦、闫双艳、常晶晶、牛杰冠、程 瑶、冯 利、白 杨、孙龙飞
首席医疗官:__
医 疗 官:杜晓霞、王 娜、王 聪
项目: 射箭
领队:姜 超
教 练 员:邵淑芬、蔡建兵、董 智
工作人员:宋佳林
翻译:黄 怡
女运动员:
高芳霞、李昕茹、周佳敏、刘 静、陈敏仪、林月珊、吴春艳
男运动员:
何梓豪、艾新亮、李 记、张天鑫、赵理学、王思俊
项目:田径
1.跑跳组
领队:吴丽华
副 领 队:王春雷
教 练 员:王 琳、张庆茹、胡正观、杨小平
工作人员:刘增三
队医:曲再成
翻译:吉 莉
女运动员:
李 露、蒋芬芬、史逸婷、文晓燕、周 霞、何珊珊、梁燕芬、刘翠青
男运动员:
王 浩、邸东东、陈鸿杰、衷黄浩、朱德宁、周 鹏、邓培程、杨义飞、李朝燕、赵国存
领 跑 员:廉佳庚、黄子勤、徐冬林、朱宣康
2.投掷组
领队:叶 霆
副 领 队:钟 文
教 练 员:李秀清、闫修强、孙宝权、张 珩、徐崇尧
工作人员:李津海、黄征兵
队医:何星飞
翻译:屈 悦
女运动员:
米 娜、赵玉萍、杨 月、李英粒、吴 晴、张亮敏、汤红霞、徐 冕、姚 娟、邹莉娟、钱 璪、黄叶子、杨丽婉、董飞霞
男运动员:
刘 利、孙鹏祥、傅昕瀚、王彦章、张中强、危恩龙、吴国山
3.轮椅竞速组
领队:黄 鹏
教 练 员:黄 鹏、田雨川
助理教练员:崔彦峰
工作人员:龚寒晓
队医:韩 冬
翻译:姜璐瑶
女运动员:
周洪转、周召倩、高 芳、邹丽红
男运动员:
刘 洋、代云强、杨少桥、宋 磊、胡 洋、王 洋、章 勇、章 莹
项目: 羽毛球
领队:张连岐
副 领 队:董 炯
教 练 员:董 炯、曲福春、张先明
工作人员:李英杰
翻译:王 筝
女运动员:
尹梦璐、刘禹彤、马会会、张 晶、徐婷婷、程和芳、杨秋霞
男运动员:
屈子墨、麦建朋
项目:硬地滚球
领队:陈景辉
教 练 员:谭巍麟、冉 俊
翻译:倪 娜
女运动员:
张 琦、林细妹
男运动员:
蓝智坚、郑远森、严治强
项目:赛艇、皮划艇
领队:杨 剑
教 练 员:李戴源、何东江
翻译:刘 雨
女运动员:
谢毛三、王丹琴、刘 爽
男运动员:
虞小伟、蒋继剑
项目:自行车
领队:陈土新
教 练 员:李 鹏、刘光锦、宋年春
助理教练员:李春智
队医:李 羚
翻译:徐青华
女运动员:
钱王伟、阮建平、王小梅、曾思妮、孙变变
男运动员:
李樟煜、吴国庆、陈健新、赖善章、梁贵华
项目:盲人 柔道
领队:罗锦辉
教 练 员:张贵富
翻译:张金柱
女运动员:
王 月、李丽青
项目:举重
领队:张文涛
副 领 队:赵根祥
教 练 员:孙晓刚、张海东、汤春荣、孙天妮
工作人员:塔 娜
翻译:韩清泉
女运动员:
郭玲玲、郑飞飞、徐立立、胡丹丹、谭玉娇、肖翠娟、邓雪梅、崔 哲
男运动员:
闫盼盼、齐勇凯、顾小飞、胡 鹏、刘 磊、叶继雄
项目: 射击
领队:马 骏
教 练 员:王 萍、胡 兵、王 建
工作人员:张秋霞
翻译:赵享楠
女运动员:
张翠平、晏亚平、白小红、黎 敏
男运动员:
黄 兴、杨 超、董 超、 田富刚、袁洪相、娄小龙
项目: 游泳
领队:凡 虹
副 领 队:蒋 斌
教 练 员:
刘振斋、李健辉、冯 洁、周广慈、刘 韬、张鸿鹄
工作人员:悦 雅
队医:张大威、高 璨
翻译:李培红、魏 炜
女运动员:
冯雅竹、王欣怡、马 佳、卢 冬、宋玲玲、刘 玉、李桂芝、姚 攒、蒋裕燕、徐佳玲、张 蒙、刘道敏、蔡丽雯、周艳菲、张 丽、成 姣
男运动员:
杨博尊、刘凤岐、王李超、徐海蛟、华栋栋、贾红光、王金刚、袁伟译、杨 峰、李俊升、刘本英、杨 洪、杨光龙、邹连康、阮靖淞、郑 涛
项目: 乒乓球
领队:张国生
教 练 员:
李振东、衡 新、陈玉书、吕晓磊、马平香、周再行
工作人员:郜广尉、杜亚宁
队医:田士发、涂 宁
翻译:王 镭
女运动员:
薛 娟、张 淼、茅经典、赵小静、刘 静、李 倩、周 影、谷晓丹、张 变、熊桂艳、潘嘉敏、黄文娟、王 睿
男运动员:
郭兴元、赵 帅、赵 平、冯攀峰、曹宁宁、闫 硕、陈 超、叶超群、赵裔卿、张 岩、廖克力、彭伟楠、翟 翔、连 浩
项目: 跆拳道
领队:宋希娟
教 练 员:崔大星
翻译:刘芳茗
女运动员:李羽洁
项目:铁人三项
领队:杨 铮
男运动员:王家超
项目:轮椅击剑
领队:龚佳韬
教 练 员:孔令森、庞 进
工作人员:张龚燕
队医:金道鹏
翻译:张 帅
女运动员:
辜海燕、边 静、谭淑梅、周景景、肖 蓉、荣 静
男运动员:
李 豪、孙 刚、冯彦可、胡道亮、田建全
项目:轮椅 网球
领队:王 健
教 练 员:董福利
翻译:石婧宇
女运动员:朱珍珍、黄惠敏、王紫莹、黄金链
男运动员:纪珍旭
项目:盲人 足球
领队:陈宏宇
副 领 队:王宗尧
教 练 员:许宇飞、董俊杰
引 导 员:王桂顺
队医:曾海潜
翻译:高 凡
运 动 员:
朱瑞铭、唐治华、吴利民、俞裕锬、张家彬、梁仲志、王 圳、魏建森、刘 猛
项目:盲人门球
男队领队:龚 经
女队领队:陆财良
女队教练员:汤 群、张晓鹏
男队教练员:尹世强、郭 鹏
队医:黄 蔚
翻译:常肖雯、骆晓娇
女运动员:
陈凤青、曹振华、张西伶、张 魏
男运动员:
来亮宇、杨明源、余钦权、胡明耀、蔡长贵、陈亮亮
项目:坐式 排球
领队:柳 瑾
副 领 队:高利生
女队教练员:徐慧敏、盛玉红
男队教练员:叶 静、薛寒松
翻译:胡 洋、 王 超
女运动员:
张丽君、高雯文、许艺潇、王亚男、吕红琴、赵美玲、章旭飞、胡慧子、唐雪梅、龚 彬、邱俊飞、王 莉
男运动员:
丁晓潮、李 雷、贾有明、高 辉、王 硕、丁 健、张忠民、徐增兵、陈 露、王 强、周灿明、赵培文
项目:轮椅 篮球
领队:郭治斌
教 练 员:陈 琦、韩 岩
工作人员:李岩松
翻译:薛 亮
运 动 员:
陈雪静、代佳梦、雷天娇、陈妹二、吕桂娣、张雪梅、林穗玲、张彤蕾、黄晓连、杨 艳、邓明珠、陈文丽
2021年东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有多少人
今天,第16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京成立,将分批赴东京参加残奥会。从251名残奥健儿身上,不仅可看到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更能感受到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他们身负使命,为国争光,同样值得关注;他们激发奋斗勇气,展现生命激情,尤其值得礼赞。为每一位残奥健儿喝彩,加油!
251名运动员中,男运动员119人、女运动员132人,另外还有教练员、工作人员、竞赛辅助人员186人。运动员们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汉族、蒙古族、苗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8个民族。他们平均年龄27.5岁,年龄最大的是56岁的乒乓球运动员赵平,年龄最小的是16岁的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大家全部是业余选手,有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其疫苗接种率达到100%。
2021东京残奥会赛程表:(所有时间为日本标准时间)
开幕式:8月24日20:00-23:00
闭幕式9月5日20:00-23:00
乒乓球:8月25日-9月3日
羽毛球:9月1日-9月5日
轮椅篮球:8月25日-9月5日
坐式排球:8月27日-9月5日
轮椅网球:8月27日-9月4日
五人制盲人足球:8月29日-9月4日
盲人门球:8月25日-9月3日
轮椅 橄榄球 :8月25日-9月29日
硬地滚球:8月28日-9月4日
田径:8月27日-9月5日
铁人三项:8月28-8月29日
游泳:8月25日-9月3日
公路自行车:8月31日-9月3日
场地自行车:8月25日-8月28日
射箭:8月27日-9月4日
射击:8月30日-9月5日
赛艇:8月27日-8月29日
皮划艇静水:9月2日-9月4日
轮椅击剑:8月25日-8月29日
柔道:8月27日-29日
跆拳道:9月2日-9月4日
马术:8月26日-8月30日
力量举重:8月26日-8月30日
2021年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相关 文章 :
★ 残奥会2021年在哪举行
★ 2021年残奥会在哪举行
★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时间
★ 2021东京残奥会22个具体项目
★ 2021年举办残奥会的意义是什么
★ 2021年东京残奥会日程安排须知
★ 2021东京残奥会总共有多少枚金牌
★ 东京残奥会2021开幕时间
★ 2021东京残奥会有哪些项目
★ 2021东京残奥会取消圣火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