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节幼体(无节幼体名词解释)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无节幼体不具有下面的哪种特征?
甲壳动物无节幼体的共同点是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背面前端具一单眼。有3对附肢作为游泳器官,即第1触角,第2触角和大颚。不同类别甲壳动物的无节幼体,其形态不同。
典型的无节幼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具3对附肢,相当于成体的第2触角和大颚,所以又称六肢幼体。其中第1对附肢为单枝型,其余2对为双枝型,都是游泳器官。无节幼体具一无节幼体眼(单眼)。
1.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2.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3.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
无节幼体没有口器,趋光性强,不摄食,依靠自身的卵黄维持生命活动,在2天左右完成6次蜕壳变成蚤状幼体。蚤状幼体躯体开始形成胸甲,生出7对附肢,有了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开始摄食,3天经过3期发育为糠虾。
怎样做好斑节对虾幼体培育?
1、尽量避免在酸性或潜在酸性土壤、渗漏大的土层或烂泥地段建虾池。要求水源无污染,水质盐度为10~30,pH8~2,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为宜。
2、斑节对虾苗种培育过程中要有配水池,配水池内每天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保持水质的稳定。幼体发育到蚤状幼体一期后开始添水,每天添水控制在10cm以下防止培育池水质突变,维持培育环境的稳定。
3、为提高虾体免疫力,建议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微生物制剂、维生素,每天喂2餐,保护斑节对虾肝胰腺,有效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青虾早期幼体叫什么?
1、刚孵出的幼体叫蚤状幼体,能在水中跳动游泳,经过9-14次脱壳发育成仔虾,也叫虾苗,体长约1公分左右。
2、青虾幼体如按形态和营养要求分,可分为4期: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
3、青虾幼体一般可分为9期,即自第一至第九幼体期,也可按形态和营养要求分为4期,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青虾在幼体阶段以浮游生物为主食,若水质清瘦,青虾的成活率就低。
4、青虾的幼体变态也是随着蜕皮来实现,在幼体阶段每蜕皮一次,幼体就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如果按青虾的蜕皮效果分类,可分为4类:①变态蜕皮;②生长蜕皮;③再生蜕皮; ④生殖蜕皮。
5、孵化期间,定期取样检查抱卵虾,受精卵颜色从橘黄色变成灰褐色并出现眼点时,表明即将孵化,应向池中施有机肥,培养浮游生物,供青虾幼体摄食。
桡足类的基本特征
1、桡足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在身体的中部有一个可动关节,它的位置在哲水蚤及剑水蚤是显著的,而在猛水蚤中则是不明显的。
2、桡足类身体一般1~4毫米。由16~17个体节组成,由于愈合,一般不超过11节。体躯分为前体部和后体部,其间有1活动关节。前体部较为宽大,包括头部和胸部。头部一般由6个头节与第一胸节(或第二胸节)愈合而成。
3、桡足类基本特征:1.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2.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3.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
4、桡足类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有一个单一的对光很敏感的眼点。它们分节的身体只能在身体前后部的结合处弯曲,身体末端有两个尾肢。到了生殖季节,雄性用长长的触角拥抱雌性,并把精子输送到雌性生殖孔里。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有什么特征
最早的甲壳亚门动物有可能类似于今天生活在盐水洞穴中的桨足纲,但它们没有留下化石。鳃足纲出现于泥盆纪,蔓足亚纲出现于志留纪。尤其介形亚纲动物的壳常常在沉积岩中出现,因此它是重要的指针化石。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大多数水生,用鳃呼吸,体一般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2对触角。头胸部具发达的甲壳,称头胸甲。低等种类体多细小,体节多,数目不定,一般有胸肢而无腹肢;高等种类体节少,数目恒定,20~21节,每节有1对附肢。
甲壳纲类动物有:仙女虾、水蚤、独眼龙、鱼虱、藤壶和桡足类、小龙虾、龙虾、虾、潮虫、球潮虫、砂蚤和地鳖虫。世界上的甲壳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6万种之多。虾、蟹等甲壳动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用鳃或书鳃呼吸,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足有专门分化,分为步足和泳足适应陆地行走与游泳,几丁质外壳具有保护功能,开管式循环。体型小的甲壳类动物作为鱼类的主要食物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