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居民和公民的区别(居民和公民的区别是什么)

2025-08-14 05:27:16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人民,公民,居民,分别有什么区别?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在于:

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某些义务。

4、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公民与居民区别?

1、概念不同。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居民指住在一个地方的人。

2、侧重不同。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以其人所属国家的国籍来区分;居民是一个普通概念,以人的居住地来区分。

3、适用不同。公民是明确具有某国国籍的,是很明确的概念。居民可以包括公民,是长期在某国从事生产或者消费的人,也是明确的概念,可以不具有某国国籍。

居民和公民的区别

公民,是相对国家而言,即每一个自然人,自他出生在某一国之日起,就取得的作为该国成员的资格,这个资格也叫国藉。因此,自他取得这个资格之日起,他就拥有该国法律所赋与的权利和该国法律所规定的应当承担的义务。因此,公民更多意义上是对一国成员在法律上的概念,它有另一个近义词,叫国民。所以,孙中山当年建立的政府叫“国民政府”,意思是指该政府属于全体国家成员所建立的,其权力属于全体国家成员。与它相对立的概念叫“臣民”,或帝国时代的“子民”。

居民,仅指居住地而言。而该居住地,通常是指“户籍”所在地。即某一国成员法定可以居住的场所。一般均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出了该场所而居住,则只能是“暂住地”,暂住超过一年以上的,叫“经常居住地”,在某些城市可获得“居住证”。但一般不拥有居住在该地并拥有户籍成员所拥有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小孩的受教育权和一些其他的社会福利待遇。

“居民”和“公民”的区别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

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包括以下的内容:公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是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人民主要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根据毛泽东思想,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