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法律执行日(法律执行是什么意思)

2025-09-11 05:50:43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法律执行日期管不管以前发生的案件?

1、第三十条 执行案件应在四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提前十日报请庭长批准,可以延长二个月。

2、一般情况下,发生在民法典颁布以前的案件是按现在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实施。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一般规定,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3、适用的,但要看新法是否有追溯力,有追溯力的新法不管已经发生的行为发生在何时,都按照新法实施;没有追溯力的新法,只有在实施之日后的行为才按照新法施行。新法的行政处罚规定不能溯及新法以前的行为。

4、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5、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判决书下来多久可以申请执行

如果判项表述为,判决生效后立即给付,这种情况,生效了就可以申请执行。如果判项表述为,判决生效后15日内立即给付,这种情况,生效后不可以立即申请执行,而是要再过15天以后,才能申请执行。

法律主观:意思是说,从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的次日起,在一年之内原告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在一年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有权拒绝受理。

判决书下来的二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强制执行有效时间

强制执行有效期多长时间 强制执行期限的有效期为二年。《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强制执行时效为两年,从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强制执行有效期是两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申请强制执行有效期是十五天。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或一方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

如果当事人依法就民事裁判文书申请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时效是二年。在二年的时效期间内,如果一方拒不履行生效的裁判文书的,另一方可以依法请求法院予以执行。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六个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刑法中判决确定之日和判决生效之日、判决执行之日分别是什么时候...

1、判决确定、判决生效后还有一个交付执行的问题,执行机关作出执行决定书时才表明判决开始执行。但是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和一般缓刑的考验期限则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法律分析:判决确定之日应是指判决宣判之日。判决生效之日: 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作出之日起15日内,裁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当事人不提起上诉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判决执行之日,指生效的判决,交付执行之日。

3、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生效之日,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未提起上诉与抗诉的,一般情况下,判决生效之日即法定十日上诉期满后的第一日,法定十日上诉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

4、判决执行之日,指生效的判决,交付执行之日。判决执行之日往往在判决确定之日后,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法院将生效判决交付执行机关(如监狱、公安机关)的间隔。判决执行之日中的刑期是在判决书中明确写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