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文华殿大学士)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乾隆朝大学士是谁?
1、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
2、乾隆朝的大学士是一品官。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满汉各2人,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高斌--文渊阁大学士。嵇曾筠--文华殿大学士。嵇璜,嵇曾筠之子--文渊阁大学士。
3、○吏部题。大学士刘统勋、应兼殿阁及尚书衔。得旨。刘统勋著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二十八年 ○吏部奏、大学士梁诗正、应兼何殿阁。及尚书衔。得旨、梁诗正、著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吏部议准。。
4、阿桂和和珅是乾隆后期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的排名在和珅前面,长期任首席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主管军事。和珅主管财政,长时间担任第二大学士、第二军机大臣,阿桂死后和珅曾短时间成为首席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文渊阁大学士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初属内阁,为皇帝秘书机构官员,正五品。明成祖后地位逐渐上升。
在明清两代就相当于宰相,在现代相当于总理、副总理。大学士为正一品,是明清两朝的最高官。理论上,清朝大学士最多可以有六人,但一般只设置两三人,多时也只有四五人。
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文渊阁大学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官职。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皆以殿阁名入衔,明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和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无定员。
古代的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常委。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少保兼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祯
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1624)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
译文:景泰)二年十二月,晋升为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皇帝想更换太子,内畏惧各位内阁大臣,事先赐予(陈)沿等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铁的。等到下诏议,陈循等人于是不敢劝谏,加官兼任太子太傅。不久任命太子令旨赐给百官银两布帛。
进忠、朝方举内操,得淮奏大喜。诏锦衣官训练募士,授材官王应斗等游击以下官有差。纮又奏募兵后至者复二百余人,请发辽东、四川军前。诏从之。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正是这一面,造成了他与同僚的仇隙不合,以致招来物议,酿成了以后被逐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