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对教师法律法规这门课的认识)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师德与法规的认识
1、总之,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师德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2、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3、(二)建立师德学习教育机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只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完整教育体制,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学习和培训,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4、教师既要有较高的师德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是教师胜任这一神圣职业的重要保证。教师德性利己利人,价值重大;教师责任是法律规范,必须担当。
对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
1、教育政策对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起指导作用,而教育法则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定型化,是保证教育政策贯彻执行的一个主要手段。
2、无规矩不成方圆,政策法规是国家发展的标尺,同样,教育政策法规更是教育发展的标杆。俗话说“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受到很多社会道德的约束,但是,对一个新教师来说,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
3、现代教育者要学习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因为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是时代的需求,教育法制是现代教育文明与法制文明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理性结合。
4、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5、教育法律、法规是将教育政策具体化。区别:教育法律、法规是任何政党或集团组织无论执政与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制定。实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过学习,教育实施的,而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谈一谈教师应该如何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首先,要守法,即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
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依法保障、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也应懂得并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联系,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首先,好老师应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是完善教育过程,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而高尚的思想情操,则是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挑战未来的动力源泉。因而师德建设是提升教师形象,教师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