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和低保户一样吗?)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低收入家庭可以享受国家哪些补助
住房援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支援分散的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和其他收入、住房、资产符合规定的家庭,给予住房援助。城市住房援助是通过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发放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补贴和市场租金补贴来实现的。农村住房援助是通过重建破旧房屋和发放补助金来实施的。
特殊群体救济基金分散扶持城乡贫困人口(城镇贫困人口和农村五项保险对象),按标准浮动40%。家庭中存在严重疾病,根据最低标准,救援标准达到35%。对于严重残疾者,浮动标准为30%。户籍政府侨务处认定的民政部门管理的传统救济对象和归侨及其亲属,可以按最低生活标准的25%浮动。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含)和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按照最低生活保险标准,给予20%的流动补助。达到退休年龄的60岁以下退休人员,以及完全丧失或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15%的浮动生活津贴标准。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六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县级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两款的规定重新核定。
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三十五条 低保政策法如下:
一、对象: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二、具体的包括以下四类人员:
(一)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
(二)失业人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
(三)在职人员、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领取最低工资或领取基本生活费或领取退休金后,家庭人均收入度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四)其他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低收入家庭标准是多少
人均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都属于低收入家庭。根据区域情况而定,除了北上广等发达城市以外,一般的地区年人均收入15000元左右为低收入人群。
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
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
一、城市低收入怎么认定
低收入家庭认定因先在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街道办事处进行初审,民政局进行复审,复审通过之后批准并出具低收入家庭认定证明。
二、低收入家庭申请受理条件
1.城镇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940元(2018年标准);
2.人均货币财产低于5万元(2人及2人以下家庭上浮10%;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以及虽然年满18周岁但仍在全日制中等学校就读的人员、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上浮20%)并随本市经济发展适时适度调整;
3.申请家庭成员名下无生活用机动车辆(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除外);
4.申请家庭成员名下无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
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有1套自住房屋的除外。这些住房包括产权住房、实行共有住房租金标准计租的承租住房、宅基地住房等。
什么是低收入家庭,是低保户吗?
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2022年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
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规定,从全国来看,大致有:
1、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设定。
2、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定。
3、按家庭比例确定。
4、多项指标综合考虑。
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
例如,上海地区主要以家庭成员总收入达不到上海地区政府所规定标准的叫低收入家庭,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继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居民须有当地正式户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核定。民政部表示,目前低收入家庭的认定,主要是作为城市居民家庭在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等保障的依据,以后将有望扩大到社会救助等其他保障领域。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1)对无生活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2)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