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兴师问罪(兴师问罪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025-10-11 01:49:3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兴师问罪什么意思

兴师问罪的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兴师问罪原指谴责对方罪行,起兵讨伐。现泛指指明过错,加以谴责。出处: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

兴师问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 shī wèn zuì,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梦溪笔谈》。

兴师问罪的解释

1、兴师问罪 [xīng shī wèn zuì]【解释】: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

2、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拼音】xīng shī wèn zuì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

3、兴师问罪[xīng shī wèn zuì]: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4、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 合一 伙人去上门责问。 成语出处: 宋·沈括《 梦溪 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 冠礼 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 自称 大夏。朝廷 兴师问罪 。

兴师问罪是什么意思

1、兴师问罪的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2、兴师问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 shī wèn zuì,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梦溪笔谈》。

3、兴师问罪,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shīwènzuì,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

“兴师问罪”是什么意思?

1、兴师问罪的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2、兴师问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 shī wèn zuì,意思是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出自《梦溪笔谈》。

3、兴师问罪原指谴责对方罪行,起兵讨伐。现泛指指明过错,加以谴责。出处: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