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验收规范(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2020)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桥梁钢筋验收规范
- 2、墙柱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 3、钢筋验收有哪些规范?
- 4、钢筋标准或规范是什么?
- 5、墙柱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分别是?
- 6、钢筋验收规范?
桥梁钢筋验收规范
(一)在桥涵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必须符合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相关规定。其力学、工艺也要符合相关规定。
(二)钢筋必须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定以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而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工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仓库内,当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的老绣皮的钢筋禁止使用。钢筋在除锈时通常可用在冷拉或者调直的过程中除锈,少量的除锈可以采用电动除锈机或者喷砂,局部除锈可采用人工用钢丝刷或者砂轮等方法进行,亦可将钢筋通过沙箱在王府搓动除锈。如果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或者已经伤蚀截面时,应该降低等级使用或者剔除不用。
在施工中,当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者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应该充分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和代用钢筋材料的性能,并须要符合现行桥涵中的相关规定。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相应的变更设计。
对于预制结构中的吊环,按规定应采用未经冷拉的R235热轧钢筋制作。
钢筋的加工
(一)钢筋的调直与污垢的清除要求
钢筋的调直和污垢的清除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的折弯,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该调直。
③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R235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二)计算下料长度
按照相关规定和经验总结,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①钢筋的下料长度=构件的长度-保护层的厚度+弯钩部分增加的相应长度;
②有弯起的下料长度=构件直段长度+构件的斜段长度+弯钩部分增加的相应长度-弯钩的调整值;
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的计算周长+弯钩部分增加的长度±弯曲段的调整值。
(三)钢筋切断
钢筋下料切断时,首先根据配料单对钢筋的种类、直径、根数和尺寸等进行复核,然后,依据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按照配料单进行长短搭配,做到统筹安排下料。依据经验,下料时,应该先切长度较长的料,尽量的减少接头的数量、降低材料的浪费,尽量少使用短尺,避免误差的积累。当刚进材料的直径较大时,采用氧炔焰进行切割。要求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者弯起的现象;钢筋的长度应该做到准确,其允许的偏差控制在±10mm范围内。
加工成型
①合理配料
配料计算时按照长短搭配、统筹排料的原则,减少材料的损耗,并且应该预先确定各种钢筋材料的下料长度调整值。
②加工成型线
根据钢筋的弯曲的类型和相应刚进材料的下料调整值、弯曲段的曲率半径、扳距等,应该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划线方法,确保划线的简单和准确。
③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扳距的大小。
(五)质量要求
①钢筋的形状应该和设计图纸相符合,且同一平面内没有翅曲现象。
②钢筋的折弯处表面没有裂纹的存在。
③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mm。
钢筋的链接
(一)钢筋的焊接
轴心手拉应力或者存在小偏心受拉的钢筋的接头,不适合采用绑接的方式。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适合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对于钢筋的纵向的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对于HRB500的钢筋的接头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施工现场没有闪光对焊装置时,可采用电渣压力焊、电弧焊或者气焊等代替闪光对焊。钢筋交叉焊接,且无阻点焊接时,亦可使用手工电弧焊。对于T形预埋件接头与钢板之间焊接时,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仅适用与竖向的钢筋的连接,对于水平钢筋或者斜钢筋的连接,禁止使用。钢筋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使用范围等应该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当使用电弧焊时,钢筋接头处两钢筋搭接端应该预先折向一侧,确保两结合钢筋的轴线的一致性。接头双面施焊时,施焊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施焊时,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搭接钢筋的直径)。
施工现场中,对于所有的各种钢筋、钢板都应该有相应的材料证明书和实验报告单。焊条和焊剂应该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该分类存放和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二)钢筋绑扎
①除了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可以绑接外,对于轴心承受拉应力或者存在小偏心的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该采用焊接的方式。
②绑扎接头的布置应该错开,布设在两接头之间的间距大于1.3倍的搭接长度的内应力较小的部位。
③绑扎接头禁止布置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其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应该大于10d。
④承受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的绑扎接头长度,应该设定为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长度的0.7d
⑤对于直径小于12mm的承受Ⅰ级压应力的钢筋末端,可以不做弯钩,当时,这时的搭接长度不应该小于30d,而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五、钢筋的安装
(一)浇筑混凝土前钢筋检查
①在钢筋和模板之间应该、设置垫块,并且垫块之间应该相互错开,垫块和钢筋之间应该绑扎紧密。
②应该对钢筋的间距、数量和型号等进行复查。
③在桥体进行浇筑前,对安装好的预埋件和预留孔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查看其是否有遗漏,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二)焊接骨架及焊接网片的外观检查质量要求
①焊点处的融化的金属应该均匀。
②在对热轧钢筋进行电焊时,压入的深度应该为较小钢筋直径的30%-45%;对冷拔低碳钢丝电焊时,压入的深度应该为钢筋较小直径的30%-35%。
③对于点焊,避免存在漏焊、裂纹、灼伤和多孔性缺陷的存在。
墙柱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墙柱钢筋:
1)墙、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清理干净。
2)起步筋要求: 柱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
3)墙柱竖筋搭接要求: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柱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搭接区加密。
4)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弯钩尺寸应满足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不少于10d,且不少于75mm。
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
5)保护层要求:
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钢筋验收有哪些规范?
钢筋验收规范主要参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等。另外有关钢筋的加工制作可以参考相应图集。
钢筋标准或规范是什么?
钢筋工程施工应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有关钢筋部分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据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检查方法
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
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冷弯试验(包括正弯和反弯试验)弯曲时接头位置应处于弯曲中心处,冷弯按规定角度进行,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计算合格。
此项工程对Φ18以上(包括Φ18)梁、柱钢筋及底层柱筋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进行钢筋接长。为保证工程质量,我公司决定采用套筒钢筋挤压连接进行Φ18以上钢筋的连接。此新技术是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套筒挤压形成的接头。
墙柱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分别是?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墙柱钢筋:
1、墙、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清理干净。
2、起步筋要求: 柱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
3、墙柱竖筋搭接要求: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柱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搭接区加密。
4、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弯钩尺寸应满足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不少于10d,且不少于75mm。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
5、保护层要求:
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钢筋施工质量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1、墙柱底部钢筋的水泥必须清理干净。
2、墙柱上的第一根钢筋与两端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3、剪力墙上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与地面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4、墙柱竖钢筋的搭接处,必须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绑扎范围内,只要要有三个扣。
钢筋的制作要求: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