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什么意思(古代国子监是什么意思)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子监”是什么意思?
- 2、国子监是什么意思
- 3、国子监如何读国子监怎么读
“国子监”是什么意思?
1、国子监的意思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2、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是培养大学生的,贡院则是高考(或考研究生)的考场。明清两代,朝廷一般每隔3年举办一次会考,地点选在京师。
3、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之一,同时也是选拔官僚人才的机构。国子监始建于北魏时期,盛行于唐、宋、元等时期,被誉为“万邦之学府”。国子监的学制分为两个阶段:初学和进士。
国子监是什么意思
1、国子监的词语解释是:国子监guózǐjiàn。(1)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国子监的词语解释是:国子监guózǐjiàn。(1)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2、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是培养大学生的,贡院则是高考(或考研究生)的考场。明清两代,朝廷一般每隔3年举办一次会考,地点选在京师。
3、国子监的意思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4、北京国子监又称为“北监”或“北雍”。国子监是中国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
5、“国子监”最早是中国的一所皇家教育机构,是专门培养和选拔官僚子弟的高等学府。它起源于唐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机构之一,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除元朝外),始终处于中国古代教育的中心地位。
国子监如何读国子监怎么读
国子监读[ guó zǐ jiàn ]一声通常用作动词,读四声的时候是这个词语的专有发音,表示名词中的名称。国子监:意思: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称国子监。
国子监的读音是:guó zǐ jiàn。 国子监的拼音是:guó zǐ jiàn。 注音是:ㄍㄨㄛ_ㄗˇㄐ一ㄢ。 结构是:国(全包围结构)子(独体结构)监(上下结构)。
国子监拼音:[guó zǐ jiàn] 。国子监基本释义:中国古代负责教育管理的最高机关,也兼为最高学府。始于晋,称国子学,隋以后改称国子监,清末废除,改设“学部”。国子监简称国学。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guó zǐ jiàn)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
监(jiàn):太监,国子监 问题五:监的多音字是什么 监 【拼音】:[jiān]【解释】:督察:~察。~控。~测。~护。~考。~听。牢,狱:~狱。~押。~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