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成均馆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哪所大学)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哪位知道成均是什么意思?
1、成均的词语解释是:古之大学。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结构是:成(半包围结构)均(左右结构)。拼音是:chéngjūn。注音是:ㄔㄥ_ㄐㄨㄣ。
2、董仲舒曰:成均,五帝之学是也。盖以天道设教者,五帝也,故大学曰成均。以人道设教者,三王也,故大学曰辟痈。”周代以前,我国已经十分注重做人的教育。
3、“成均”一词源于《周礼》,“成人才之未就,均风俗之不齐”。均是平均的意思,使国民素质共同(平均)提高。
秀擢成均是什么意思是成语还是寓意?
寓意仕途好的字。 昂:意为气度不凡、高涨。子孙兴旺,清雅荣贵,中年成功昌隆,出国之格。 娟:意为美好、秀丽。 期:意为希望、盼望。英敏多才,上下和睦,清雅,贤良,中年吉样,晚年成功昌隆。 景:意为崇尚、景观、尊敬、佩服。
“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出自明代诗人申时行的《菊》,原诗为:“诛茅疏野径,种菊拟山家。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为道餐英好,东篱兴独赊。
是。比喻人长得漂亮。貌似潘安 潘岳、字安仁,世称美男子潘安。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潘岳自幼聪颖过人,乡人称为“奇童”。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
“成均进士”什么意思?
1、成均:古之大学。 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进士: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2、顺便解释一下,“成均”指的是清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成均进士”与科举考试中的进士无关,清代泛指进入国子监(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监生”。韦家挂这块匾除了炫耀和虚荣,也算不上不妥。
3、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的人,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是古代科举制度中“学历”最高的人。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所以一般也称“两榜进士”。
4、科举考试,礼部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册送呈皇帝审核,称“奏名”。
5、进士的解释[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详细解释 (1).古代指贡举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