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宣传法律(调解宣传报道)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司法部印发《人民调解法宣传提纲》的内容
1、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2、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四条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3、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第三条 当事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书、调解协议和 身份证 明、资格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证明材料,并提供双方当事人的送达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
法律分析:《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是司法部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提高人民调解质量而根据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制定的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法规,该规定于2002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没有。《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已经2002年9月11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并没有作废。
宣传法律法规政策,督促纠纷双方当事人履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使纠纷圆满解决。严格遵守调解期限。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月内调结。防止纠纷久拖不调或久调不决,导致纠纷激化。
调解失败的,告诉双方起诉解决。法律客观:《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三十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在调解前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和效力,以及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1、法律分析: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七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2、第五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民间纠纷,并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3、负责受理调解辖区内民间纠纷。负责对辖区内民间矛盾纠纷的排查,掌握了解社情动态,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提出处置意见。
4、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5、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五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民间纠纷,并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