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相当性(法律关系的相对性)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法律的三大基本特征是什么强制性平等性还有一个是什么?
1、法律的特征: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具有明示作用、预防作用以及校正作用。
2、法律分析: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主体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3、法的特征包括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法律的三个性质
1、法律性质有三种。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的,是靠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有着普遍的约束力,这就是法律的性质。要约的法律性质是意思表示。是一种以订约为目的的非法律行为。
2、第法学具有阶级性,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镇压反革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增强了人民的法制意识、法律意识。
3、法律的性质如下: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4、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合理性 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确定性是指法律规范的表述是明确的,不模棱两可。
5、法律的性质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它对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平等的;(2)、可变性,法律应该允许变革,当然这咱变革须要慎重;(3)、必须遵守性。
6、法律具有三种特性,包括: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合理性,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确定性是指法律规范的表述是明确的,不模棱两可。
刑法中的等价性如何理解
1、前面那些条件是把你这个行为定性为不作为行为,相当性是判断你的不作为行为是否成立相应的罪名。
2、等价性(程度):判断客观危害程度时,应考察行为人对危险的支配程度。主观要件 最终成立不作为犯还需要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过失。兼顾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事实认识错误,是否存在法律认识错误。
3、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对称。又称“罪刑均衡原则”。也称“罪刑等价原则”。刑自罪生,罪重刑重,罪轻刑轻,罪刑均衡。
请问刑法中:行为缺乏社会的相当性是什么意思?谢谢
一般认为,社会相当性说有一定合理性,是阻却违法的一般性条款。但有论者认为,此说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立论过于抽象,不好掌握,是其缺点。
等价性问题是大陆法系不纯正不作为犯理论的主流 ,其基本含义是以不作为方式实现的犯罪事实在违法价值上与作为相等。等价性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的问题 ,其实质是犯罪构成事实的等价。
因为不具有等价性的不作为不能评价为相应的作为犯罪呀。
法律和法规具有同等效力吗?
1、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比,法律的效力等级要高于行政法规。在设立行政法规时,不得和法律规定相抵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2、国防法规与普通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种说法不正确, 国防法规属于特别法,因而在司法过程中具有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在实践中,各国也都是按这个原则来做的。也这是国防法规的主要个性之一。
3、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再次,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
4、它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都是国家的基本大法。
5、这是因为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立法的而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所以地方性法规就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是因为省级政府与中央部委是平级的,所以是同等法律效力。
6、法律解释的效力和法律本身的效力不同,因为一般来讲法律的效力大于法律解释的效力。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