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吐谷浑汗国的名称来自)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史上,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谷浑到底是怎么来的?
 - 2、吐谷浑为什么读yu
 - 3、“吐谷浑”怎么读?吐谷浑历史简介
 - 4、土谷浑的介绍
 - 5、吐谷浑是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最终成为了唐的属民?
 - 6、吐谷浑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历史上,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谷浑到底是怎么来的?
此时的吐谷浑(以下指国名)实力并不强大,但由于河西有西秦与北凉混战,整个河西混乱不堪,这就给了吐谷浑发展壮大的机会。吐谷浑由原来的青藏高原东北一角,逐渐向外扩展,开始染指具有重大战略地位的河西走廊了。
吐谷浑历史 吐谷浑历史建立国家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
吐谷浑人原是信仰原始巫术,随着与周边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至慕利延时期,佛教开始传入吐谷浑地区,“国内有佛法”,“求释迦像并经论十四条”。在开明的治国风气的影响下,吐谷浑还有道教、儒教等。
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 ,这部分吐谷浑人便臣役于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吐谷浑为什么读yu
1、“吐谷浑”的读音是:tū yù hún,发音:突欲魂。吐谷浑简介:吐谷浑,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慕容廆之庶长兄也,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
2、yu 吐(tǔ)谷(yù)浑(hún),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
3、吐谷浑拼音:[tǔ yù hún] 。吐谷浑(313年—663年),亦称吐浑,慕容氏,西北游牧民族慕容吐谷浑所建国名。本为内蒙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本发源于内蒙的西拉木伦河(今内蒙古赤峰市)。
“吐谷浑”怎么读?吐谷浑历史简介
“吐谷浑”这个名词怎么读?很多人都读错。“吐谷浑”的读音是:tū yù hún,发音:突欲魂。吐谷浑简介 吐谷浑,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
吐谷浑 [ tǔ yù hún ]吐谷浑(285-663),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吐谷浑王国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
吐谷浑(汉语拼音:Tuguhun),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
土谷浑的介绍
吐谷浑又称吐浑、退浑,是我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
吐谷浑历史 吐谷浑历史建立国家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
吐谷浑拼音:[tǔ yù hún] 。吐谷浑(313年—663年),亦称吐浑,慕容氏,西北游牧民族慕容吐谷浑所建国名。本为内蒙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本发源于内蒙的西拉木伦河(今内蒙古赤峰市)。
吐谷浑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慕容吐谷浑。他是鲜卑人,世代都是鲜卑贵族。吐谷浑的曾祖名叫慕容莫护跋,曾经协助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
慕容吐谷浑(约245年-约317年),鲜卑族,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庶长子,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庶兄,吐谷浑政权建立者。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两人原本感情良好。
吐谷浑,乐府名。源于北朝的马上乐, 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 到唐时犹存。《旧唐书·音乐志二》:“北狄乐,其可知者 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 北周、隋世,与西凉乐杂奏。
吐谷浑是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最终成为了唐的属民?
1、根据资料记载,吐谷浑灭国后,国民大多成为了唐的属民,演变了成了如今的土族。土族人口约29万人,主要居住在今日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以及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
2、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 ,置安乐州 ,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
3、吐谷浑的曾祖名叫慕容莫护跋,曾经协助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 慕容鲜卑在汉化的过程中逐渐内迁,地位也逐步上升,到吐谷浑的父亲慕容涉归继承父业时,终于被封为鲜卑单于。
4、唐、浑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和平相处的关系,体现了唐对少数民族的一贯政策,从而达到了“近者悦,远者来”的目的。
5、唐击吐谷浑之战是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九年的一次唐朝对外战争。六月,唐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伏允携众远遁,唐军追至青海湖后班师。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浑再次寇扰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6、与吐蕃钦陵(禄东赞之于)40万军激战,唐军大败,全军覆没。大非川一役,最终使吐谷浑诺曷钵依靠唐朝力量恢复其势力的希望破灭。从此,吐谷浑作为一个部族体,分别归吐蕃、唐朝统治,散居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
吐谷浑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吐谷浑是现在的青海、甘肃一带。吐谷(yù)浑(313―663),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
吐谷浑是现在位于河套平原的青海和甘肃一带。土谷浑又叫土浑,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所部西徙至甘肃、青海间。
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
史称吐谷浑本鲜卑族前燕王慕容庶兄,分得部众七百余户(一说一千七百户),西迁至阴山。西晋末,又越过陇山,到袍罕(今甘肃临夏)。
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到了吐谷浑的孙子叶延掌权时,便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唐朝时期,吐谷浑被征服,加封为青海王。唐朝中期被吐番驱赶到河东地区。五代时期受辽国统治。以后便逐渐与各民族融合,不复存在。
吐谷浑又称吐浑、退浑,是我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