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学法律法规的人(古代学法律的是哪个部门的)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创始人是谁?在秦朝时期又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古代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人是春秋时期的法家先行者管仲。
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其中韩非的以法治为中心 ,法、术 、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成为其指导思想。
法家思想体系的最终确立应归功于韩非,韩非被称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就在于他综合与总结了以前法家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教训,建立起法、术、势相统一的法家思想体系,从而使法家思想系统化。四是衰落时期。
法家创始人是韩非子。韩非子是传统认定的法家代表人物,其实自其师荀子(名卿)就已有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盛行在秦朝,以后各朝代均为儒法结合、此消彼长的形势。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
每个朝代的君王都有自己的国策,他们是如何设定法律的?
提拔亲信,设立三省六部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这些都是我国各朝君王为制衡相权防止其权力过大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古代法律最开始是不像百姓公布的因为古代君王认为法律部公开就意味着法律的力量巨大。
正是因为这些前朝的教训,所以很多皇帝往往会对自己的权力进行自我约束。不然百姓们不愿意再跟随着自己,弄得全国各地都是农民起义,不仅自己面子上挂不住,而且可能引发天下大乱,最终自己也会从一个皇帝变成一个阶下囚。
当他有了军事能力,我觉得他就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君王,如果他有了军事能力,他就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国家,不至于让自己的国家受到外界的入侵,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国家过得越来越好。
比如君王自己也会培养一些身法很好、武功很高强的忠心人才,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防止有人前来暗杀。基本各朝各代都是这样做的。当君主处理政务的时候,宫殿外面必须是有士兵在守卫的,殿内会有宫人陪同。
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基本的官职雏形,因为这两个朝代比较信奉宗教制度,所以作为宗教工作者的“巫史”在其中担任着重要作用。他们是神和现实的纽带,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给君王及臣民,同时也会将臣民的诉求传达给神灵。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法学家?
李悝。李悝(前455年—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
中国古代法学家代表的就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还有李斯,商鞅等人,都是法学家。
江平,中国著名法学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被收入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
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代被称为刑名之学,从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在西方,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对法学(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西汉廷尉,中国历史上著名法学家。公元前179年,被选为骑郎,后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
倪征燠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