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危害后果(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后果)

2025-08-24 17:00:23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行政处罚中的危害后果是什么

行政处罚中的危害后果通常是指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即被处罚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其行为所侵犯的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及其危害程度。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危害和后果的区别

危害指对某一目标造成伤害、损害、侵害或灾害,一般都是负面的、严重的结果。后果一般指有害的或不幸的结果,或者做某件事的后效,但有时后效不一定是坏的。

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

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它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危害结果也就是危害后果,法律中的危害后果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所导致的事实性的客观损害以及主观的社会危害。

狭义的危害结果是定罪的主要依据之一。我国法学界通常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危害结果。危害结果也就是危害后果,法律中的危害后果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所导致的事实性的客观损害以及主观的社会危害。

“危害”是主观方面的、不具体的,通常的危害是指社会对某一犯罪行为的知道范围、普遍评论和恐惧程度,一般而言知道范围越广说明危害越严重,普遍评论越恶劣、社会恐惧程度越高也能说明危害越严重,比如云南马加爵的案子不管是在社会的知道范围、普遍评论和社会的恐惧程度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由此可认为他的犯罪行为危害严重;“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客观的损害,比如说:致人死亡、致使公私财产严重损失这些就是后果。

认定危害后果通常有两个方面,也就是上面所讲到的事实性危害和影响性危害,事实性危害也就是“后果”,影响危害也就是社会的反应,比如是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等等。

危害结果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的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诸事实特征。犯罪构成要件从不同角度说明行为对法益的侵犯性和行为人的罪过性的实质内容。

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