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相当什么官)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文言文《刘行本进谏》译文
太子十分高兴,因此想让刘行本再骑一次。刘行本不骑,严肃地劝谏说:“皇帝把臣放在庶子这个位子上,是要让我用正道辅导殿下,并不是给殿下作亲近狎玩的人。”皇太子听了惭愧而止。
隋朝皇帝曾经因一郎而发怒,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这个人一贯清廉,这次过错又小,希望您能稍微宽恕他。”皇帝不理睬。
到刘行本为掌朝,将要送笔给皇帝,承御又要取过去。行本大声对承御说:“笔不能给你。”皇帝吃惊看着他而发问,行本回答皇上说:“臣听说设立官位分明,职掌各有主管的事。
宋朝宋仁宗期间代担任谏议大夫官职的都有哪些人?
宋仁宗时代的宰相是李若谷。李若谷,字少渊,徐州丰(今丰县)人,进士出身。历任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80岁,追赠为太子太傅,谥号“康靖”。
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
武经郎 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 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宣谕使、抚谕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被宰相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
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景佑二年(1035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因与王曾争事,二人同时罢相。
古代的谏议大夫有什么故事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篇3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
” 魏徵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
谏议大夫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谏议大夫是正五品官。谏议大夫,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出自《后汉书·百官志二》,并且在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汉初不置。到了元狩五年改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
大夫在现在没有对应的官职,不过大夫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衔,并非特定的官职,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古代官职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
谏议大夫在宋朝是几品
1、谏议大夫是正五品官。谏议大夫,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出自《后汉书·百官志二》,并且在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汉初不置。到了元狩五年改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
2、从四品:职官为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少府等。正五品:职官为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等。从五品:职官为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等。1正六品:职官为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等。
3、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升正四品下,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八〇六年)罢左、右之名,只称谏议大夫。武宗会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复分置左、右。北宋前期,为寄禄官。
4、从四品: 诸太中大夫,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七寺卿,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轻车都尉。
5、从四品:诸太中大夫、各殿、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权六曹侍郎、七寺卿、诸卫将军、轻车都尉。正五品:诸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各侍大夫、开国子、上骑都尉。
6、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电话:18514096078
蒙ICP备202300351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