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公平责任(民法典公平责任)

2025-08-28 05:01:05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

一、公平责任适用于当事人没有过错,也不能推定当事人有过错,依据过错确定加害人的责任或免除加害人的责任,明显有失公平的情况

认定“没有过错”是适用公平责任的前提,这就需要法院首先要审慎地认定当事人的行为,准确地得出“没有过错”的结论,而不能用十分宽松的过错标准来衡量行为人有无过错的问题,从而把有过错的案件做为“没有过错”的案件处理或把所有依过错难处理的案件不适当地按“没有过错”的案件处理,这样极可能严重威胁过错责任作为一般原则的存在地位,导致民事归责原则体系的瓦解。

二、“实际情况”并非弹性规定,而应该由立法和司法机构作出明确解释

“实际情况”主要应该包括两方面:即损害的事实和当事人的双方经济状况,这两点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司法人员做主观臆断。我们认为,可以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实际情况,主要应包括:损害后果较为严重;加害人的经济状况优于受害人或与受害人相同;完全由受害人承担全部损失有失公平;一方从损害行为中受益等情况。

三、由当事人双方公平合理所分担的责任

应主要限于财产损失,而不包括对人格权的侵害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且此种损失主要是指直接损失而不包括间接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公平责任原则】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公平责任的特点

公平责任是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时,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的责任,它解决的并不是侵权责任成立与否的问题,而是损失分担问题,故公平责任并非侵权归责原则,而是损失分担规则。在公平责任中,法律基于公平的考虑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强制进行损失分担,以体现分配正义。换句白话讲就是,加害人没有赔偿义务,基于人道主义和公平精神应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公平责任只适用于过错责任归责的侵权类型中,《侵权责任法》采用了一般抽象规定加列举的立法体例,一般抽象规定内容为:“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所列举适用公平责任的具体情形有:见义勇为中,受益人对被侵权人的补偿;自然原因引起危险时,紧急避险人对受害人的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且无过错时,对受害人的补偿;高空抛物或者坠物造成损害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的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七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公平责任是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时,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的责任,它解决的并不是侵权责任成立与否的问题,而是损失分担问题,故公平责任并非侵权归责原则,而是损失分担规则。在公平责任中,法律基于公平的考虑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强制进行损失分担,以体现分配正义。换句白话讲就是,加害人没有赔偿义务,基于人道主义和公平精神应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公平责任只适用于过错责任归责的侵权类型中,《侵权责任法》采用了一般抽象规定加列举的立法体例,一般抽象规定内容为:“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所列举适用公平责任的具体情形有:见义勇为中,受益人对被侵权人的补偿;自然原因引起危险时,紧急避险人对受害人的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且无过错时,对受害人的补偿;高空抛物或者坠物造成损害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的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七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公平责任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公平责任的适用情形如下:

1、公平责任适用于当事人没有过错,也不能推定当事人有过错,依据过错确定加害人的责任,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责任,明显有失公平的情况;

2、实际情况并不算是弹性规定,一般需要让立法和司法机构作出明确解释;

3、通常需要让双方当事人公平合理所分担责任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

【公平责任原则】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条

损害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协商不一致的,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提供相应的担保。

什么是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是指当损害发生时,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此时,法院就会根据公平原则以及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因素,判决加害人对受害人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的责任形式即为公平责任。公平责任是公平原则在 侵权行为 中的具体表现。公平责任是在显失公平的清况下所进行的利益的平衡,是对受害方的补偿和慰藉。 在我国,公平责任适用于 侵权责任 领域,其适用条件有三: (1)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 (2)损害结果较为严重。 (3)不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损失,显然是不公平的。 《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6868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公平责任

公平责任体现公平。所谓公平责任是指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而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则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的责任。对“公平责任”的性质、适用范围与正当性基础,还未形成通说,因此,公平责任是否公平还不能下过于绝对的结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七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