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签合同依据什么法律法规(签合同的法律规定)

2025-08-11 09:35:33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合同受什么法律保护

1、法律主观: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法律规定签合同受法律保护,主要是属于双方当事人在平等真实不受到他人胁迫的情况之下所签订的,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有效的。我们国家也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况,包括有收到欺诈胁迫所签订的合同。

3、合同要具 有法律效力 ,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依法成立的民间协议受法律保护。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民间协议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是违背公序良俗的,或者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那么不受法律保护。

5、当然,劳动合同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不能违反法律中强制性规定,比如不给交社保公积金,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违反了规定,约定无效。

6、法律分析:劳动合同只要符合《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就受法律的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及合同相对性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双方签订合同一般依据什么法律

1、签订合同依据的法律 合同的签订程序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 (一)要约阶段 所谓要约指当事人一方为签订合同,向另一方发出的订立合同的提议。这一提议必须明确提出合同的主要条款。

2、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4、法律主观:合同甲乙双方由当事人自行确定。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实现什么样目标,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标,在合同中主要是提出如何保证实现,并根据完成情况获取收益的一方。

5、双方只要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符合法律规定公平签订的合同会受到法律保护。我国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因应根据双方的真实意愿进行签订,不违反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共同利益,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6、合同一般都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也就是说订立合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论以何种方式订立协议都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

签订劳动合同涉及的法律

1、劳动合同订立的法律规定如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法律主观: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相关内容,主要有: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 建立劳动关系 。

3、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10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关于签订合同的规定

未签订的,第2个月至第12个月且劳动者有工作的期间,应当按月支付二倍工资。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 订立劳动合同 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续订劳动合同的基本要求和订立劳动合同一样,应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 法规 、规章的规定。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合同签订依据什么法律法规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签订合同依据的法律 合同的签订程序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 (一)要约阶段 所谓要约指当事人一方为签订合同,向另一方发出的订立合同的提议。这一提议必须明确提出合同的主要条款。

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合同订立需要体现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双方都同意订立合同,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其次,合同内容要符合法律规范,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4、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合同法律体系的基础,规定了合同的基本原则、成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内容。

5、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相关内容,主要有: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6、法律主观:《 保险法 》第十六条 订立 保险合同 ,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签订合同的法律规定

1、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2、法律主观: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订立的规定是:订立合同的方式包括要约、承诺等方式。当事人均在合同上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或者签字前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

3、一种意见认为,合同法应当规定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合同容易发生争议。另一种意见认为,合同可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凡是不违反法律,民事主体双方自愿订立的合同就是有效的,合同法不应对合同再规定限制条件。

4、法律规定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可以采用协议、拍卖和投标的方式签订。但体现公开 竞争原则的招标方式和半公开或秘密的协议方式,在合同签订的结果方面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