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验收(钢筋验收记录表)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钢筋应该怎样验收?
- 2、钢筋进场验收规范及标准
- 3、建筑工程钢筋验收有什么要点
- 4、钢筋验收规范?
- 5、钢筋验收注意事项
- 6、钢筋验收主要注意些什么
钢筋应该怎样验收?
(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钢筋出厂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试验报告单作为质量的证明材料,所列出的品种、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进场的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按炉罐号、批次及直径分批验收。
(3)钢筋外观检查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对钢筋规格尺寸进行实测,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的规定。
(4)对钢筋力学性能进行检验。以同一级别、种类,同一规格、批号、批次不大于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为一批),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变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则应从同一批钢筋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如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应不予验收或降级使用。
(5)钢筋进场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验收有害成分如硫(S)、磷(P)、砷(As)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范围。
钢筋进场验收规范及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1、墙柱底部钢筋的水泥必须清理干净。
2、墙柱上的第一根钢筋与两端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3、剪力墙上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与地面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4、墙柱竖钢筋的搭接处,必须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绑扎范围内,只要要有三个扣。
钢筋的制作要求: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建筑工程钢筋验收有什么要点
筋分项工程验收要点:
①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间距、形状;
②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③钢筋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
④检查钢筋接头: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1、墙柱底部钢筋的水泥必须清理干净。
2、墙柱上的第一根钢筋与两端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3、剪力墙上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与地面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4、墙柱竖钢筋的搭接处,必须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绑扎范围内,只要要有三个扣。
钢筋的制作要求: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钢筋验收注意事项
一、钢筋验收需要注意什么
1、对于墙柱钢筋,在浇筑完混凝土后要及时替毛,而且混凝土的碎渣都要清理掉,不能够有碎渣残留在表面。
2、墙柱的钢筋有纵向的,但是不能够出现偏移的问题。如果有偏移,问题较轻,我们可以将钢筋的底部剔除,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纠正。同时还需要选择相同规格、相同型号的钢筋再植入。
3、墙柱钢筋对于搭建的长度也需要注意,长度一般为1.2lae,连接的位置要形成结构面,并且相邻的钢筋竖向接头应该保持错开的距离,两者之间的间距要达到500+1.2lae毫米。
4、对于钢筋进行竖向绑扎的时候,选择搭建的方式,并且相邻的接头也应该错开,搭建的长度要达到1.4lae,两个接头的间距应该保持在1.3lae。
二、钢筋定位是什么意思
1、建筑当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钢筋定位,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为以后的建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钢筋定位,能够有效防止钢筋出现偏移的问题,从而避免强制移位。同时还能够减少坍塌的风险,保护好钢筋混凝土。
2、对于基础滑板钢筋进行定位的时候,首先间距需要达到150厘米,并且在横向要布置一根钢筋,间距要达到100毫厘米,采取横向和纵向的焊接。
3、对地下室进行钢筋定位的时候,需要采取马凳钢筋,要做支撑,同时还需要计算出这种钢筋的高度,再进行加工。
以上内容具体介绍的就是墙柱钢筋验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便,而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日后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所以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工作,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操作。
钢筋验收主要注意些什么
钢筋验收要依据以下要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墙、柱、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和强度要求。
2.8.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
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
2.9.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
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且与主筋绑扎到位。
2.9.4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置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锚固:
2.11.1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
3.顶板钢筋:
3.1板筋绑扎前的控制:
3.1.1对墙筋、连系梁筋及施工缝处板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3.1.2设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项未做完不得进行板筋绑扎。
3.2网眼尺寸偏差不得超过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墙边尺寸50mm。
3.4绑丝要求:
3.4.1上筋绑丝朝下,下筋绑丝朝上,与钢筋垂直。
3.4.2绑丝甩头长短基本一致,长度不超过50mm。
3.4.3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钢筋:
3.5.1不准用电弧点焊。
3.5.2有出电线管时应采用“z”字形钢筋绑扎牢固。
3.6双层网片间的钢筋马凳设置。
3.6.1设置间距不大于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3.6.2马凳高度=板厚-保护层×2-两排钢筋直径。
3.7保护层顶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过3mm。
3.8板筋垫块:
3.8.1采用塑料垫块,厚度和强度符合保护层要求。
3.8.2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梅花形设置。
3.9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200mm,小于300mm时,板筋应弯曲绕管通过。
3.10钢筋端头锚固要求:锚固至外侧竖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