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执行(仲裁执行管辖的最新规定)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仲裁执行法院
- 2、仲裁可以强制执行吗?
- 3、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流程
- 4、仲裁执行由哪个法院执行
- 5、仲裁结果出来后要怎么执行
仲裁执行法院
仲裁裁决申请执行,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条根据审理撤销、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的实际需要,人民法院可以要求仲裁机构作出说明或者向相关仲裁机构调阅仲裁案卷。人民法院在办理涉及仲裁的案件过程中作出的裁定,可以送相关的仲裁机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第六十三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仲裁可以强制执行吗?
仲裁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而当事人可以持仲裁裁决书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且仲裁机构有商事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土地承包争议仲裁委员会等,而商事仲裁委员会是中立的社会第三方组织。因此对于仲裁是可以进行强制执行的,可以根据双方具体的仲裁机构处理的所在地来进行强制执行的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三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流程
劳动仲裁申请强制执行流程如下:
(1)审查立案。人民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及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当对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相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等进行审查。
(二)履行通知。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强制执行。
(3)准备强制执行。填写行政执法证;确定实施计划和方案;需要协助的,应当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执行。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依据;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仲裁执行由哪个法院执行
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是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当事人对裁决的结果有任何不服的,也是可以直接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根据审理撤销、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的实际需要,人民法院可以要求仲裁机构作出说明或者向相关仲裁机构调阅仲裁案卷。人民法院在办理涉及仲裁的案件过程中作出的裁定,可以送相关的仲裁机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一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仲裁结果出来后要怎么执行
在仲裁结果出来后,当事人应当自觉按照仲裁裁决书上的决定执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四条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