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裁定(判决裁定分别多少天内上诉)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判决和裁定的区别通俗
- 2、判决和裁定有什么区别
- 3、判决与裁定的区别
- 4、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举例
- 5、裁定和判决的区别
- 6、判决书裁定书的区别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通俗
判决和裁定有以下2个区别:1、概念不同。裁定书是诉讼文书,用来处理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判决书一般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2、是一种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应用写作文体。裁定书和判决书有适用的事项、作出的依据和裁定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但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规定,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判决和裁定有什么区别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在于:
1、判决是对事实进行认定与处理,裁定是适用于诉讼程序的;
2、判决的表现需要用书面形式,裁定既可以是口头上的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形式;
3、上诉与抗诉的期限不一样(判决是十五天,裁定是十天);
4、一个案件中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只有一个,裁定有若干个;
5、两者作出的依据有所不同(裁定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判决依据的是实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第一百五十四条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判决与裁定的区别
一、表达意思不同
1、判决:建时代指官府断案,后指司法机关对审理结束的案件作出裁决;在体育比赛中,判决指裁判员作出的裁判决定。
2、裁定:指审判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就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
二、适用的事项不同
1、判决: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法律关系。
2、裁定: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
三、作出的依据不同
1、判决:判决根据的法律是实体法,例如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
2、裁定:裁定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举例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有:1、判决一般解决的是实体问题,而裁定一般解决的程序问题,还有少部分的实体问题;2、对判决不服的,在上诉期内,都是可以上诉的,而只有一部分裁定是可以上诉的,比如在民事诉讼中,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是可以上诉的;判决一般是依据实体法作出的,而裁定一般是依据程序法作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五十六条 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裁定和判决的区别
【法律分析】:判决和裁定,虽然都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作出的一种决定,两者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以下3点:
1、两者的适用事项不相同。裁定一般要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的问题,目的旨在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挥诉讼,清除诉讼中的障碍,推进诉讼进程。判决则是为了解决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决民事权益纠纷,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问题得到解决。
2、两者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依据的事实是程序性事实、依据的主要法律是民事诉讼法;而判决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婚姻法、民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实体法。
3、两者的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有所不同,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3、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判决书裁定书的区别
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区别有:
1、判决书解决实体问题,而裁定书主要解决程序问题;
2、上诉期限不同,民事判决书的上诉期为十五日,民事裁定书的上诉期为十日;
3、一个案件中发生效力的裁定可以有多个,但发生效力的判决只能有一个;
4、判决书只能用书面形式,而裁定书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
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不同。民事裁定书解决有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民事判决书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实体的问题。
内容和格式不同。民事裁定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不要求具体叙述案件的事实,在格式上也不要求有事实和理由的区分;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则相对比较复杂,一般要求全面地分别叙述案件的事实和理由,在格式上也要求把事实和理由分开书写。
关于上诉的规定不同。民事裁定除法律明文规定准许当事人上诉的以外,一般不准许上诉,裁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民事判决除法律明文规定一审终审的以外,一般都准许上诉,在上诉期内,民事判决书虽已送达,但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
此外,民事裁定与民事判决的上诉期限也不同,民事裁定为十日,民事判决为十五日。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