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书(公诉书和公诉意见书的区别)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公诉书,有什么作用
- 2、起诉意见书和公诉意见书的区别
- 3、公诉书是啥子意思
- 4、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内容
- 5、起诉状怎样写
- 6、起诉状的格式
什么是公诉书,有什么作用
就是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公诉书,上面列明犯罪嫌疑人哪些罪状以及证据,法律适用依据。
起诉意见书和公诉意见书的区别
一、公诉意见书与起诉书的区别有哪些
1、公诉意见书与起诉书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上的不同。公诉意见书是全面地揭露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证实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分析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和对社会的危害。起诉意见书是法律应用写作中常用的文种。依法制作的起诉意见书具有区别罪与非区别罪,保障是犯罪人受到法律追究的重要作用;
(2)写作方法不同。公诉意见书文无定式,内容分标题和正文。正文分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法庭调查】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二、公诉意见书的特点有哪些
1、总结性。公诉意见书最重要的功能是对案件作出总结;
2、论证与解释性。公诉意见书与起诉书最突出的区别之一,起诉书是叙述性和确认性的,而公诉意见书则应当具有论证性和解释性;
3、补充诉求性。起诉书是检察机关向审判机关提出诉讼请求的基本法律文件,对案件基本事实和犯罪性质的指控变更以及对指控事实的补充,须纳入庭审调查范围的,应当采用变更、补充起诉书的方式,而不能用公诉意见书作变更和补充;
4、宣传教育性。检察官发表的公诉意见书无论其是否包括专门的法制教育内容,均具有突出的宣传教育性。
公诉书是啥子意思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人民检察院将被告人交付法院进行审判时所制作的刑事法律文书称为“公诉书”。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内容
法律分析:公诉意见书是检察机关指派的公诉人在法庭辩论阶段对证据和案件情况集中发表意见时使用的法律文书。公诉意见书作为法律文书的一种,所记载的内容最为丰富,承载的功能最为全面,堪称检察法律文书的经典和代表。一份高质量的公诉意见书,既是指控犯罪的利器,又是普法宣传的载体;不仅充满理性思辩,又富有情感渲染;既关系公诉案件质量的高低,又关系出庭公诉的成败,更关系对被告人最终的定罪量刑。因此,公诉意见书的质量尤为重要。作为公诉人,应当掌握公诉意见书的制作要点,不断提高公诉意见书的制作水平。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三百八十九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不起诉决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不起诉决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
起诉状怎样写
起诉书的基本写法:起诉状主要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外加附项。一、首部。包括标题、当事人(包括代理人、代表人)身份情况、案由等。标题要写明案件性质和文书种类名称,如写“刑事诉状”、“民事诉状”或“行政诉状”。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双方,写时依照先原告人后被告人的顺序,分别依次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案由要写明案件名称,如离婚、继承、损害赔偿等。二、正文。包括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事项要写明请求法院解决有关民事、刑事或行政权益争议的具体问题。事实和理由首先要写明侵权行为或犯罪的事实及双方争议的具体内容,要把何时、何地、何人、何种手段、情节经过、造成何种后果危害、各自应负的责任,以及实质性分歧等写清楚。然后,要根据事实和证据阐明理由,具体写法可采取先写事实后写理由的分述法,也可采取边写事实边讲道理的夹叙夹议法,视案情而定。三、尾部。在正文下面,另起一行写明致送机关,而后在其右下方由具状人签名或盖章,注明具体的年月日。如是律师或他人代书,应写明代写人姓名和工作单位。四、附项。应具体说明起诉状副本的份数和证据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证人的姓名、住址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的格式
以下是我为各位同学收集和整理有关起诉状的格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写作有所帮助!
【起诉书格式】【1】
原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
(原告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被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
(被告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请求事项:(写明向法院起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事实和理由:(写明起诉或提出主张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包括证据情况和证人姓名及联系地址)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原告:(签名或盖章)
XXXX年X月XX日
附:一、本诉状副本X份(按被告人数确定份数);
二、证据XX份;
三、其他材料XX份。
(注:民事、行政、刑事自诉各类案件起诉书的格式基本相同)
【起诉书的写法】【2】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住址(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单位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工作单位、住址。
(四)必须打印或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系法人或其他组织,尾部须加盖公章。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证据应递交原件或原物。
证据材料如是复写纸、纯蓝墨水、圆珠笔书写的,在提供原件时附复印件。
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2份证据清单,详细写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此外,还应提供与被告人数相同的副本。
【起诉书内容】【3】
起诉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当事人的自然情况、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地。
(1)当事人的自然情况要准确、具体。
自然情况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工作单位,住所地法人的名称在所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应与身份证、营业执照一致,当事人的住所地要准确、详细,要具体到门牌号。
(2)在起诉状中要列明案由。
案由通俗地说就是打的是什么官司。
比如:您打的是离婚官司,案由就写离婚您因为讨债打官司,案由就写借贷。
(3)在诉讼请求部分,要具体明确,比如:请求离婚、履行合同、要求赔偿等。
有几项诉讼请求的,要―一列出。
(4)在事实部分,要明确写清双方纠纷的原因、经过、现状等。
在理由部分,要针对事实,分清是非曲直,明确责任,并引用相关法条加以证明。
(5)要注明致送法院的名称。
(6)在起诉状的末尾,还要写清时间。
自然人当事人要由本人签字。
法人当事人要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并加盖法人单位的公章。
民事起诉状排版格式【4】
1.排版原则
1.1简单;
1.2美观;
1.3逻辑优美;
1.4实用。
2.排版规则
2.1页面布局
2.1.1纸张采用A4,纵向设置;
2.1.2页边距采取普通模式,即上下均为2.54,左右为3.18;
2.1.3首先将全文字体设置为中文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间距1.5倍,段间距为段前0,段后0。
设置方法是全文选中,然后一一操作前述各设置选项。
2.1.4在上述状态下进行民事起诉状中各模块的排版。
2.1.5民事起诉状通常由以下模块组成:
(1)标题;
(2)当事人的自然状况;
(3)请求事项;
(4)事实和理由;
(5)结尾。
2.2标题模块的排版:
2.2.1在排版默认状态下,先将标题“民事起诉状”设置为宋体小四号字,然后上面增加一个回车,即一个空行。
然后将“民事起诉状”的字体设置为华文中宋加黑小二号字。
2.2.2标题“民事起诉状”的行间距设置为1.5倍,然后段前设置为1行,段后设置为1行。
2.2.3标题应当居中(应当注意,先确认标题置于该行最左端时再进行居中操作)。
2.3当事人的自然状况模块的排版
2.3.1当事人自然状况需要列名的内容: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当事人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住所地、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2)当事人为法人或法人分支机构的:当事人名称、住所地地、法定代表人、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
2.3.2排版
(1)分行:
(2)字体、字号、行间距
第一行,当事人姓名或名称黑体宋体小四(不加黑),段前为0.5行,段后为0。
该模块其余各行的字体均为宋体小四,段前和段后间距均为0。
(3)对齐
第一行居左(不退格),该模块其余各行均退两个字,即首行缩进2字符。
2.4诉讼请求模块的排版
2.4.1标题“请求事项”为黑体小四(不加黑),段前0.5行,段后0.5行,居左(不退格)。
2.4.2该模块的其他各行均设置为宋体小四,段前0行,段后0行。
2.5事实和理由模块的排版
2.5.1标题“事实和理由”为黑体小四(不加黑);段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居左(不退格)。
2.5.2该模块正文部分,均设置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倍;段前0.5行,段后0.5行。
2.5.3在正文中,给每个事实编上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3、”。
在民事的事实和理由的编排上通常的顺序为:
(1)有关当事人主体的问题;
(2)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应然状态,即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3)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
(4)违约事实或侵权事实;
(5)诉讼请求的确定方式及确定金额;
(6)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
2.6结尾模块的排版
2.6.1“此致”用宋体小四,在与正文的最后一行间增加一个回车(即一个空行)
2.6.2此致的法院,为宋体小四,居左(不退格)。
2.6.3此致与此致的法院间不增加空行即回车。
2.6.4具状人信息:距离“此致的法院”间为3个空行。
宋体小四加黑。
原告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距离页面右边界4个字节的距离,即两个文字的距离。
段间距为段前1,段后1.
2.6.5具状时间:用全部用大写,如“二O一四年六月七日”,宋体小四加黑,位于具状人及具状人名称中间的位置。
具体状时间的段间距为段前1,段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