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程序(法律程序离婚需要多久)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起诉的法律程序怎么走
- 2、法律制定需要遵循哪些程序?
- 3、法律程序名词解释
- 4、法律的程序的含义是什么?
- 5、法律程序怎么走
起诉的法律程序怎么走
1.立案、受理;
2.送达、举证、通知开庭;
3.开庭。关于庭审流程一般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阶段;
具体的程序可以细分为:
(1)宣读法庭纪律、告知权利义务、询问是否回避等;
(2)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3)被告就原告所说的内容发表答辩意见;
(4)原告举证(出具证据原件等);
(5)被告对原告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
(6)如被告也提交了证据,则被告举证后,原告进行质证;
(7)法官就案件事实进行询问,原、被告作回答;如有必要,可以在法官询问后向对方发问;
(8)原告、被告发表辩论意见:总结陈词,论述观点等;
(9)双方作最后的陈述;
(10)法庭会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及调解方案、诉讼费由法院退回还是由被告径付等问题;
(11)开庭完毕,各方签署开庭笔录;
4.判决:开完庭后,如无意外的话,就是等待法院的判决下来了。作为原告,收到的判决内容一般包括:支持全部诉讼请求;部分支持,部分驳回;全部驳回。对于不满意的一审诉讼结果,可以考虑是否上诉;
5.生效、执行。
法律制定需要遵循哪些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
(1)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有: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联名。
立法法规定,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近年来,慈善法、民法总则、监察法都经常委会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审议后,提请大会审议通过。
(2)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有: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
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应当考虑作为有权提出法律案等议案的主体。
2.法律案的审议
审议法律案,是立法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和凝聚共识的过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法律案的程序。一是在会议举行前一个月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二是在大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三是各代表团全体会议或小组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四是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即现行立法法所说的“法律委员会”,下同)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
(2)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基本程序。一是在常委会会议举行的7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二是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三是常委会分组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在此基础上,必要时可以召开联组会议进行审议;四是有关专门委员会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然后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
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和立法法规定了统一审议法律案的制度。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统一审议后,向常委会提出修改情况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的报告,并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印发常委会会议。在法律案的审议过程中,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的修改建议稿,提交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既有利于对法律案所涉及的专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有利于统一立法技术规范,统一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法制的统一。
立法法规定了对法律草案的“三审制”。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和实践中的做法,对属于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如果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会议审议后即交付表决,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和“打包修改”的法律案等通常都是一审通过,有的可以经两次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如果法律案经常委会三次会议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以暂不付表决,交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比如,常委会对物权法草案审议了7次才提交大会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审议了6次,证券法草案审议了5次,食品安全法、监督法、环境保护法、预算法等法律草案审议了4次。此外,法律案经审议之后,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存在较大分歧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委员长会议向常委会报告,该法律案终止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
列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律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二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二十四条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法律程序名词解释
法律程序的意思
人们遵循法定的时限和时序并按照法定的方式和关系进行法律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法律程序有三个特点:
1、法律程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而作出要求的。
2、法律程序是由时间要求和空间要求构成的,换言之,法律程序是以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方式作为基本要素的。
3、法律程序具有形式性。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指整个行政法程序性基本原则,包括行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也包括行政程序具体原则,狭义的正当程序原则仅指相当于英国行政法中自然正义和美国行政法中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起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正义原则,该原则已存在三个世纪,主要包含两条基本规则:(1)任何人不应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2)任何人在受到惩罚或其他不利之前,应为之提供公正的听证或其他听取其意见的机会。
法律程序造句欣赏
1、法官对分配给自己处理的案件,依据严格的法律程序,不受干预地作出自己的判决,以及此判决一经在程序意义上发生效力,则获得不可动摇的确定性,凡此种种,都是在西方法治原理中天经地义的道理。
2、当你需要在法律程序上改名字的时候也需要提供离婚记录。
3、起诉状,答辩状在法律程序中,分别由原告、被告或检举人和被检举人所做的连续的供述、辩解和反辩解。
4、米兰的检举人已经决定批准警察根据适当的法律程序释放那位少女。
5、按照法律程序,到公证机关签定转让合同.
6、法律专业保密权涵盖在预期进行或待决的法律程序中,律师与其当事人,以及他们任何一方与非当事人之间的保密信息内容。
7、但是检查团不是要控诉被告违法宪法的原则或破坏法律程序。
8、格里菲斯说,辩方继续进行法律程序将是“不合法的”,除非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9、公司解散是指公司结束其生命和消灭其独立人格的一种法律程序。
10、待他出头露面,为时已晚,要求获得录音带的法律程序业已开始.
11、此外,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卡马拉已开始任何法律程序,以惩处或追究与屠杀和强奸有直接关系的下属。
12、对争执各方有拘束力的仲裁是一个法律程序,其目的是解决工会与委员会之间的分歧.
13、公司表示,将尽快按照法律程序,对黄冬梅父亲的案件进行撤案处理。
14、“我们在法庭可以证明这决不是一个正当的法律程序,这种审判最终将会让美国人窘迫不安。
15、江苏百博木业有限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并按照法律程序签发裁定和收取回执。
16、此外,通过法律程序立定有效的书面遗嘱,这样“言明在先”,可避免财产纠纷问题。
17、各大报章当日刊登有关报道后,曾华山声称被诬蔑,经法律程序后成功迫令陈振聪供出真正的“爆料人”原是梁锦濠前女友陈佩君。
法律程序造句精选
1.学校的做法太荒唐了,不走法律程序,一味的遮丑是不行的。
2.年月日,依照法律程序,河北省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孙光瑞签署了由河北省人民检察署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公诉书。
3.法律程序之外,我不以任何机会,谈一面之理,因为光凭一方说说就让天下人信服,断无此理,智者不为。
4.然而土豆网并未放弃反诉激动网侵犯名誉权的官司,消息人士称该官司仍在法律程序之中。
5.前一年,第一社会福利院已经要求王佩玲转院,三番四次催促张一军之后,护士长警告说,“再不把人接走,就要走法律程序了”。
6.由于这种法度全凭皇上一人的喜好实施,不需要经过任何法律程序,渐渐的,廷仗便成了皇帝消除异己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在明朝,死与廷仗大臣多到无法计数。
7.他仿佛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一般,仿佛老了数十岁一般,颓唐地说道:“钱你拿走吧,咱们一切还是走法律程序。
8.然而“乱世用重典”只是古代治理方式,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有宪法有刑法,那就要按照法律程序和法律条文来审理案件制裁犯罪。
9.首先,这和许多人理解的未审先判乱棍打死不一样,既然说“判死刑”,走的还是法律程序。
10.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英国波特斯巴火车事故中受伤一案,历时年的相关法律程序日正式审结。
11.对于一审结果,“蟹爸”杨海鹏称“五内俱焚”,将考虑继续通过法律程序维权。
12.台海网月日讯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指若当选,循社会共识与法律程序恢复“大中至正”牌匾。
13.他告诉记者,为了保住“元宝”豆腐这块品牌,他已经决定通过法律程序,解除租赁合同,换一个地方,重打鼓另开张,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从这场麻烦中走出。
法律程序的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1.关于法规的名词解释
2.民法学模拟练习及参考答案
3.关于法理学的名词解释
4.关于任务的名词解释
5.2016年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名词解释集锦
6.关于干预的名词解释
7.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

法律的程序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程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律程序是指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步骤、顺序、形式和手续,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形式和必要条件。它既包括解决纠纷中所适用的由“形式法”所规定的一切程序,如诉讼程序、仲裁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等,也包括实体法中所规定的一切程序,如《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解除的程序、提存程序等,《招标投标法》、《拍卖法》、《继承法》、《婚姻法》等法律中所规定的有关程序。一般狭义上的法律程序仅指解决纠纷的程序法中所规定的程序。
法律程序怎么走
首先,要写好诉状,交到法院的立案庭,立案庭法官在七日内会通知是否立案。当然可以选择口头起诉或者书面起诉。
立案庭会根据法院是否有管辖权来作出决定。决定立案,将在7日内预收案件的受理费,并在立案后2日内交审判庭。法院无管辖权,将会做出,建议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如果依然坚持继续起诉,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
接着,就是庭审程序。首先,会有审理前的准备程序,包括:
1、5日内送达起诉状副本,被答辩期为15日;
2、合议庭成员确定后3日内会通知当事人;
3、开庭3日前会通知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开庭时间及地址,公告开庭事项。
然后是开庭审理程序。内容大致有这些:
1。查明确认当事人身份、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当事人陈述最后意见。
最终的审理结果,将会有3种:
1、裁定驳回起诉或者终结诉讼;
2、判决,包括当庭宣判和择日宣判;
3、调解,也包括当庭调解和另定日期。
大致的流程就是这样,诉讼会因具体案情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