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结婚必须要婚检吗(结婚必须要婚检吗现在)

2025-09-05 01:25:1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结婚一定要婚检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婚检,目前登记结婚已经取消强制婚检了,可以直接去婚姻登记处登记领证。所以是否婚检主要考虑当事人的意愿,法律并无强制性要求。

法律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结婚需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自愿】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禁止结婚的情形】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领结婚证必须要婚检吗?

可以。

领结婚证前是不一定要婚检,现今实行自愿婚检。但是婚检有很大的好处,保证婚后的婚姻幸福。婚检指结婚前对男女双方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生殖器检查,以便发现疾病,对某些疾病提早介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为将来生个健康宝宝保驾护航。婚检的好处有利于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婚检时带上双方户口本、身份证和一口寸免冠照片三张,单位介绍信。

2、婚检要尽量与婚期拉开时间距离,一旦检出问题,能争取时间治疗。婚检证明的有效期是三个月。

3、婚检前一天要休息好,不能太劳累,别喝酒,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肝功的化验结果。

4、婚检时女性要避开月经期,月经干净三天后再婚检,否则女性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医生会怀疑其有肾炎、结石等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做婚检隐患太大

办理结婚证必须要婚检吗

提倡婚检,但没有硬性规,需要双方自行决定,可以婚检,也可以不婚检办理结婚证。 结婚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需要提交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 结婚登记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申请补办结婚登记或复婚登记的,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时限与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

结婚必须要婚检吗

结婚不是必须婚检的。目前法律已经取消婚检的法定性,男女双方要结婚证的,只需要去婚姻登记机构提出结婚申请,并且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是否婚检不会影响结婚证的办理,在结婚之后是否婚检,可以由男女双方自行达成约定,法律不作强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领结婚证一定要做婚检吗

【法律分析】:不是必须的, 婚检不是强制性的规定,是否婚检看当事人自己意愿。 婚检即婚前检查,是指结婚前对男女双方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生殖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有法定传染病,较重的精神病,生殖系统畸形,先天性遗传疾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第八条 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一)严重遗传性疾病;(二)指定传染病;(三)有关精神病。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第七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一)婚前卫生指导:关于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二)婚前卫生咨询:对有关婚配、生育保健等问题提供医学意见;(三)婚前医学检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