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歧义(法律意义上的歧视)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行政诉讼时对法律法规有歧义的如何处理?是不是应该朝有利于“民”方向...
笔者认为, 行政性的法律规范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双重性, 首先是法院司法审查的对象, 其次才是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特别冲突适用规则。即特别法的规定与普通法的规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一般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不同等级冲突的适用规则。
结论是适用行政法规。其实行政诉讼法中,不论地方性法规,就是规章的审查,也应当注意,不可在裁判文书中直接对规章及其以上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效力及其适用直接作出判断。
关于法律上歧义句的判定问题
1、这个属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围。一般来说,法官会根据社会一般人的习惯去理解那句话。
2、判断歧义句的关键在于理解句子中的多个可能意思,并通过上下文或语言规则来确定具体的解释。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判断歧义句:上下文理解:仔细阅读整个句子所在的段落或篇章,看看是否有其他信息可以帮助您理解句子的意思。
3、语序颠倒结构乱,搭配失调意不明;成分残缺或赘述,逻辑混乱理不清。或凭语感漫审读,常年经验莫看轻;或将枝干勤梳理,删繁就简看得明;或造例句多对比,伪装看破出原形;或推事理再判断,或问逻辑请救兵。
4、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该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指代不明。
5、(七)不同联想造成的歧义 由于环境、受者的情况不同,对一个语言单位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今天吃饭,大家不准用筷子。 从逻辑上讲,否定形式不能表达一个肯定的判断。
合同条款有歧义怎么办
1、合同条款具有歧义的,按照词句结合相关条款等方法来确定其具体的意思表示含义。如果是词句不一致的,结合全部合同内容进行解释;如果是文字不同,意思相同的,将其解释为同种含义。
2、如果不是格式合同双方尽量协商看能否达成补充协议,如果无法达成,只能诉讼或者仲裁。
3、法律分析:如果合同当事人认为合同有歧义,甲乙双方对合同的条款解释不同,应当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处理。
4、如果因为这两种情况而产生的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如果是对双方已经签订的,合理合法的合同有异议的话,那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有4种,分别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现在社会中有什么问题在法律上是有争议的???
1、我国法律监督不到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监督主体缺位的问题导致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例行公事时监督比较多,但是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督。
2、社会工作中当然有可能遇到法律问题啦,因为法律无处不在!比如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有关劳动纠纷的问题,就是你与你的工作单位之间发生了劳资纠纷等,对于一些劳动合同方面的问题,双方之间出现争议,你可以从此入手。
3、中国现在最大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先当今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引起了很多的争议,从开展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对中国人口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差不多减少了近3亿人口。
4、“因为,按照婚姻自由的原则,成年人是否结婚应由其自己决定,法律没有必要干预。法律之所以限制刚成年的人结婚,是人口膨胀情况下控制生育的手段。既然人口增长不再是社会问题,那这种限制就没有必要。”鲁晓明表示。
5、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6、武汉反扒人士涉嫌打死小偷引起社会关注 反扒联盟法律地位引争议: “罐子”姓冯,27岁的自考大学生,“武汉反扒志愿者联盟”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