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先行法律(先行法律百科)

2025-09-07 00:01:14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辅路让主路车先行是哪条法规

当前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辅路让主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有相关机动车通行规定,但未规定辅路让主路。

法律主观:主路进入辅路的规则是:打转向灯,后视镜观察辅路直行车辆的行驶情况,确定后方无车慢慢导入。转弯车辆应让直行车辆先行,辅路车辆应让主路车辆先行。

辅路车让主路车先行是主路为干线,辅路为支线,支线车让干线车先行。一般主路车道较多,车速较快,所以辅路车要让主路车先行。当主路的车太多,交通压力太大时,一部分车辆可以先在辅路行驶,缓解主路交通压力。

因为你这个路口有减速让行的标识,出现事故的话问题就出在你不遵守标识行驶,所以如果路口有这种标识哪怕你是主路直线行驶,也要避让辅路转弯车辆。

先行登记保存法律依据

1、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时 应当有证据持有人或者见证人在场。

2、法律主观:先行登记保存是强制措施。 根据《 行政强制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 行政强制措施 和行政 强制执行 。

3、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和暂扣物品实行统一管理,做到流转清楚,账物相符。

4、行政处罚法。先行登记保存的法律依据是《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六条“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登记,是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

5、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6、法律分析: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指行政机关为防止证据隐匿、转移、销毁或者防止易于灭失的证据灭失,通过法定程序采取的收集证据的一种方式。

民法中有没有关于先行行为的规定?

1、不能。所谓先行行为是适用于刑法的不作为犯罪中,是引起不作为犯罪中的作为义务的一种先在的条件。先行行为是有其特定的存在条件和语境的,不能说一行为在另一行为之先引起了另一行为的发生就是先行行为。

2、我国刑法典并没有对先行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不可否认先行行为在研究不作为犯罪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先行行为是刑法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概念,它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某种行为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使行为人负有防止或者排除这种危险发生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