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就业协议(三方就业协议共有几联)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三方协议,什么时候签三方协议
- 2、毕业三方协议是什么
- 3、三方协议是什么?
- 4、什么是三方协议
- 5、三方协议是什么
什么是三方协议,什么时候签三方协议
【法律分析】:三方协议,也就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一般是毕业前签订,最迟的签订日期是每年离校前。单位与毕业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的效力就会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签订三方协议须知:进入毕业季,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前,一般会签订“三方协议”,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三方协议的签订程序,一般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工作情况达成一致后,首先由毕业生领取就业协议书,并如实填写基本情况和应聘意见、签名,其次由用人单位签订意见,最后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就业主管部门签订意见。这个顺序很重要,学生在签协议时,一定要等用人单位填写完盖章后再到学校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完后就直接要求学校盖章。万一用人单位承诺待遇有变,就可能引发纠纷。如果毕业生违约,必须办理与原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然后将原协议书交还招生就业工作处,换取新的协议书。签订三方协议时,毕业生要认真核对用人单位名称,看自己填写的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是否一致,一字之差都可能导致协议无效。协议中,要明确试用期时限,通常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1年。如果三方协议中已经约定了试用期,那么正式签订合同时若用人单位还约定试用期的,两个试用期加起来不得超过6个月,超出部分无效,应按正常工作时间计算。此外,要格外注意明确违约金数额,通常公司在签约时会主动提出违约金的金额,然后写到备注栏里,通常不得超过5000元。
【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毕业三方协议是什么
1.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2.三方协议书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意向变为现实之后,毕业生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
3.三方协议虽不是劳动合同,但作为一种普通的民事合同,仍具有约定的法律效力,虽并不能直接适用劳动法,但却适用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五条 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三方协议是什么?
所谓三方协议,实际上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时签署的协议,由学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签订。此类协议如果是依法签订的,并且不存在法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就是合法有效的。首先,三方协议是由学校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从法律性质上讲,“三方协议”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预约”,原则上适用我国民法和合同法,不受《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约束。当然,三方协议的签订过程中也不能违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就业政策,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将按照民法相应条款追究其违约责任。
其次,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毕业生后自行终止,然后单位会与毕业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就会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三方协议不仅是国家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根据,同时也是国家发放派遣证的一个证明。只有签署了三方协议,学校才会在学生毕业后发放派遣证,毕业生持派遣证到单位报到后,就此开始计算工龄,并且拥有干部身份。
【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第11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部署, 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什么是三方协议
2021什么是三方协议
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什么是三方协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即“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简单来说三方协议是企业,学生,学校三方之间就学生毕业就业事项达成的一项协议,它属于一种要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1、约束人群:企业、学校、学生。
2、形式:“三方”一般一式四联,即为:第一联用人单位、第二联鉴证登记单位(即就业中心)、第三联所属院系、第四联毕业生。
3、有效期限:签约开始——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为有效期。
4、特点:与高校就业率相关,对一些权益有约束性,但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目前能接办理户口和接收档案的企业不多,这两年企业违约劝退的'也不算少,所以,更多的三方实质上还是对学校的就业率更有帮助。
5、违约金:一般在3000-5000,通常不得超过5000元,特殊的职位可能会比较高。没标的就不要担心追责了。标了的一定要好好处理。
三方协议等于劳动合同吗:
三方协议≠劳动合同。
应届大学生在没有拿到毕业证之前是不能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为了对校招双方的行为有约束力,加入了学校的监督和一定的法律约束,从而诞生了三方协议制度,但三方协议仍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
;
三方协议是什么
三方协议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它作用的对象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统招毕业生。
三方协议是什么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应届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一定要谨慎,因为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须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GJ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
但要注意对于毕业生来说,签订了三方协议并没有正式被用人单位聘用,还需要接受用人单位实习期、试用期的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