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镇江历史(镇江历史名人)

2025-09-18 01:21:19 作者:wangsihai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镇江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1、镇江之战,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

2、焦山三诏洞传说:相传东汉末年,文人焦光,不愿做官,避乱镇江,隐居焦山。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经常在山上采药为周围渔民治病。每天在山上砍柴,靠卖柴度日,自食其力,生活十分清贫。

3、白娘子水漫金山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

镇江的历史文化故事

1、白娘子水漫金山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

2、次年十一月,清军攻陷镇江,太平军撤回天京(南京)。咸丰八年(1858年)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开镇江为通商口岸。

3、镇江之战,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

4、白蛇传 白蛇传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 识,并嫁与他。

5、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孙权从苏州迁到镇江建都,定名京城,不久又西迁南京,镇江改称京口。

镇江市历史上的名称

1、镇江,江苏省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长江三角洲西段,古称“润州”,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

2、镇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据史书记载,镇江在历史上曾多次易名,先后用过宜、朱方、谷阳、丹徒、武进、京口、南徐州、延陵、润州等名称。宜 这是镇江最早的名字。

3、名称由来 镇江,古称“宜”“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4、宜 这是镇江最早的名字。据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上的铭文来看,镇江在西周康王时就为宜侯的封地,故名宜。由此可以推断镇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5、“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名称,春秋时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政和三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

6、“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名称,春秋时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