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诉讼(法院诉讼流程)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 1、法院诉讼程序
- 2、法院起诉流程及准备材料
- 3、如何法院起诉
- 4、法院起诉流程
法院诉讼程序
一、法院诉讼程序有哪些
1、法院诉讼程序包括:
(1)起诉。民事诉讼从起诉开始,起诉就是启动诉讼程序;
(2)法院进行审查。法院在收到立案材料后7日内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安排日期开庭。同意立案后,通常法院会同时告知开庭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负责人;
(4)开庭。在庭上的一切表现则是判断案子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当事人选择由律师进行诉讼;
(5)核对笔录、签名。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予以拘留、罚款。
二、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如下: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法院起诉流程及准备材料
法院起诉需要的材料:上诉方撰写的起诉状以及按被告人数提出的副本、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材料等。诉讼流程:首先,起诉方要提前准备好上述材料;准备好材料后,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到被告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可以起诉到被告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起诉后如果法院决定受理的,会择日开庭;起诉方应当按时到庭参与庭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形式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何法院起诉
1、原告提交诉状、整理相关证据;2、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3、法院立案、被告提交答辩状;4、法院开庭审理;5、法院宣判执行。
原告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费用的种类
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其他诉讼费用三种。
案件受理费是指法院决定受理案件时,起诉方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向法院交纳的费用。
案件受理费又可分为财产案件受理费和非财产案件受理费。
(1)财产案件受理费
如果您打的是债务、合同纠纷等因财产争议而引起的民事官司,那么,应该按照争议财产数额的一定比例交纳诉讼费。诉讼费的交纳,法律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相应的计算公式,这里,聚法律师团向您介绍一种速算公式。
速算方法:
1千元以下×50元/件
1千元--5万元×0.04+10元
5万元--10万元×0,03+510元
10万元--20万元×0.02+1510元
20万元--50万元×0.015+2510元
50万元--100万元×0.01+5010元
100万元以上×0.005+10010元
例如:您打的是债务官司,张三向您借了15万元,您告他还钱,您需要预交的诉讼费是:
150000×0.02+1510=4510元
(2)非财产案件受理费
有很多官司是不涉及财产争议的,比如:收养、侵犯名誉权案件等,这类案件的受理费,是按照一定幅度,按作交纳的,具体收费办法是:
①离婚案件,每件交纳10元至5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1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交纳;
②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
③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④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元;专利行政案件及商标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0元。
⑤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30元至50元。
⑥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10元至50元。
(3)申请费
申请费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按规定交纳的费用。
申请财产保全,交纳费用速算方法如下:
1千元以下30元/件
1千元--10万元月×0.01+20元
10万元以上×0.005+520元
(4)其他诉讼费用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诉讼费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应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主要包括: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助费;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实际支出的费用。
2、诉讼费用的预交
如果您是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原告,您在接到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必须交纳诉讼费。官司打完了,到底由谁交钱,法院会给您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您执意不按照规定如期交纳诉讼费,法院将按撤诉处理,您的案件将不能得到继续审理。同样,上诉案件的受理费,由上诉人预交,双方均上诉的,由双方当事人分别预交。申请费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预交。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法院起诉流程
法院民事起诉的流程为:
1、先通过一审程序,原告递交起诉书送达被告处;
2、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若未在有效时期内递交答辩状,也不影响审理;
3、在开庭审理案件的前三天,法院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发布公告;
4、法庭在调查阶段,根据原被告出示的书面证据、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等,法院及时做勘验笔录,并宣读鉴定结论;
5、法庭辩论环节,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先后发表意见并进行答辩
6、最终法庭作出判决。
如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程序流程基本与一审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