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焉不察(不察于细故也)
电话:18514096078
本文目录一览:
[见成语知国学]《孟子》成语集萃(5)
孟母三迁、 始作俑者、 五十步笑百步、一暴十寒、缘木求鱼 孟母三迁 白话释义:形容家长教子有方。朝代:汉 作者:赵歧 出处: 《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关于孟子的成语有:晬面盎背、丛雀渊鱼、鱼与熊掌、得道多助、齐东野语等。一:晬面盎背[ zuì miàn àng bèi ] 【解释】: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貎,敦厚之态。指有德性者的仪态。
习什么不什么成语
1、习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有习而不察,习无不精,习焉不察等。习而不察的意思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出自孟子。习无不精的意思是学习的内容只要学过了就都会特别精通。习焉不察,习:习惯。
2、习而不察[xí ér bù chá]: 习:习惯。
3、众也。”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习而不察成语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有时道理不通,大家习焉不察,也就过去了。
4、成语有:陈规陋习、习以为常、安其所习、习以成风、习以成俗、染风习俗、积习相沿、风俗习惯、习俗移人、习若自然、百里异习、习惯自然、右军习气、习为故常、习焉不察、秋风习习。
习焉不察的解释
1、”后因以“习焉不察”指 习惯 于 某种 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 问题 。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取进止》:“当 栖楚 待罪时,处分未出,其曰进止,是也。
2、焉:语气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益:好处。 大有裨益 惟: 只。
3、习焉不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皮不存而毛焉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4、习焉不察xí yān bù chá习:习惯。焉:语气词,含有“于是”的意思。察:仔细看,觉察。习惯于某些事物,就觉察不出其中的问题。也作“习而不察”。终焉zhōng yān终,终结,完结;焉,语气助词。